保健品

嘴裡有臭味怎麼辦 口裡有異味的解決辦法

嘴裡有臭味怎麼辦?口氣清新是讓人愉悅的一件事,可是生活中有很多朋友嘴裡會有異味和臭味,這種情況一般稱為口臭。口臭是一件讓人頭疼的事,那麼嘴裡有異味怎麼辦呢,嘴裡有味什麼原因,嘴裡有味怎麼治,一起去看看吧!

嘴裡有臭味怎麼辦

l、查出病因,對症治療:俗話說,因之已明,治則有方。口臭者首先應到醫院口腔科檢查一下是否患有口腔疾病,同時可請內科醫生做一次全面體檢,重點排除與口臭有關聯的某些全身性慢性疾患。一旦查出口臭病因,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標本兼治,則驅除口臭定能見效。

2、堅持每天早晚刷牙和飯後漱口,保持口腔清潔衛生:這是改善口臭最為有效的基本方法。有口臭者尤需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正確掌握刷牙方法,及時清除滯留於牙面、牙縫及頰唇溝等處的食物殘渣、軟垢,控制口腔細菌的生長繁殖,口臭也將自然消除。

3、定期潔牙除口臭:目前各地口腔醫院或口腔科,普遍開設潔牙門診,採用超聲波潔治法洗牙潔齒,已成為人們健康生活的一種新時尚,並逐漸被許多都市人所接受。

口臭者通過潔牙,消除牙菌斑、軟垢、牙石,對改善口臭和預防牙周病都有益處。一般可根據自身條件,每隔半年左右潔牙一次為宜。

4、中藥食療除口臭:祖國醫學認為,凡有胃腸消化不良、勞心傷神或肺與大腸結熱者皆可出現口臭,治之原則為清肺胃之熱,潤腸道之燥。

口裡有異味的解決辦法

1、黃連膠囊:將黃連2粒,去掉膠囊衣,研為細末,清水調為糊狀,分成兩份,外敷雙足心湧泉穴,每日1換,連續3—5天。可清熱解毒,適用於口臭、口苦。

2、黃芩片:黃芩片3粒,研為細末,清水調為糊狀,分成兩份,外敷雙足心湧泉穴,每日1換,連續3—5天。可清熱解毒,適用於口臭、口苦。

3、金匱腎氣丸:取本品1丸,研細,用清水適量調為稀糊狀,分成兩份,置於傷濕止痛膏上,外敷雙足心湧泉穴,每日1換,連續3—5天。可溫腎益氣,適用於口鹹、口淡。

4、傷濕止痛膏:吳茱萸適量,研為細末,用清水適量調勻,外敷肚臍或雙足心湧泉穴,傷濕止痛膏固定,每日換藥1次,連續5—7天。

口臭的原因

一、口腔疾病:患有齲齒、牙齦炎、牙周炎、口腔粘膜炎以及蛀牙、牙周病等口腔疾病的人,其口腔內容易滋生細菌,尤其是厭氧菌,其分解產生出了硫化物,發出腐敗的味道,而產生口臭。

二、胃腸道疾病,如消化性潰瘍、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等,都可能伴有口臭。近來,我們還發現,導致許多胃疾病的幽門螺桿菌感染者,其口臭發生率明顯高於未感染者,而根治幽門螺桿菌後,口臭症狀明顯減輕。原因可能是幽門螺桿菌感染直接產生硫化物,引起口臭。

三、吸煙、飲酒、喝咖啡以及及經常吃蔥、蒜、韭菜等辛辣刺激食品,或嗜好臭豆腐、臭雞蛋等具有臭味食物的人,也易發生口臭。

四、節食減肥,或因病不能進食,或老年人的唾液腺功能降低、婦女在月經期間出現內分泌紊亂而導致唾液分泌減少,有利於厭氧菌生長,因此發生口臭。

五、少女口臭:有些處於青春發育期的女性,卵巢功能不全,性激素水準較低時,口腔組織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病菌從而產生口臭。

口臭可因口腔衛生不良、牙周病、幹口症、抽煙、生病或吃了特定食物而產生。當口腔衛生不佳,牙周病或唾液不足,而有細菌堆積時,口臭便會發生,唾液對於洗去食物殘渣及細菌而言有其必要性,某些藥物,如高血壓、精神科用藥或特定的疾病也可能會造成幹口症,偶爾鼻腔或呼吸道的感染,也可能造成口臭,假如口臭持續發生,可請牙醫師檢查看看是否與牙科相關疾病有關。

幾種簡單的自我檢查方法:

1、雙手捂住口鼻,形成一個相對密閉的空間,哈氣,聞一下是否有異味。

2、清潔手腕,用舌頭輕舔手腕數秒,等液體風乾後,聞聞有沒有味道。

3、用一次性的塑膠小勺在舌背上輕刮幾下,放到鼻前判斷,這種方法比較適合檢查來源於舌頭後部的口臭。

4、照一照鏡子看看你的舌頭,如有一層白膜,就表示硫磺化合物產量過多。如果舌頭表面呈粉紅色,表示口氣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