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

正確的行走姿勢 從走路姿勢看你是否疾病纏身

正確的行走姿勢對於我們來說很重要,別小看一個錯誤的走路姿勢,也許它就會讓你疾病纏身。那麼我們該如何正確的行走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正確的行走姿勢

一、抬頭挺胸收腹提臀

正確的走路姿勢應該是雙目平視前方,頭微昂,頸正直,胸部自然上挺,腰部挺直,收小腹,臀部略向後突,步行後蹬著力點側重在蹠趾關節內側。

二、Check!你的步履幅度

1、一步邁多少,和年齡有關,每個人的情況也有所不同。不能一概而論一步邁出多少米是最正確的。

2、一般來說,合適的步履幅度可以這樣計算:[你的身高-100Cm],這是比較標準的尺度。

3、譬如說你的身高是163,[163-100=63Cm],那63Cm大致就是最適合你的。

頭部:最理想的走路姿勢,頭部應該是垂直的,不要盯著腳下看,而是將視線保持在前方3~6米的位置。可以想像自己像玩偶一樣,有一條繩子連接你的頭髮,把你往上提拉。這樣可以讓頸椎合理支撐頭部的重量,舒緩頸部肌肉的壓力,而且頸部線條也能更流暢和優美。

胸部:一定不要含胸,而是將胸部挺起來,同時收緊小腹和臀部,這樣能讓全身線條收緊,女性的S曲線自然顯現出來。

手臂:不管是為了取暖,還是為了裝酷,走路時都不要讓手臂一直閒置在衣服插兜中,最好讓手臂輕微彎曲,隨著步伐自然擺動,體現出韻律感。

肩膀:讓肩膀放鬆,既不要向前聳,也不要向後塌。如果想要檢測一下效果,可以讓朋友從側面看看,這時你的耳朵、肩膀、髖關節、膝蓋應該在一條直線上,讓身姿更加挺拔和自信。

呼吸:走路時注意呼吸的調整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呼吸會影響人的體態。當你的呼吸急促或者比較淺時,上半身就會比較緊張,容易導致駝背和聳肩,所以走路時可以有意地調整呼吸,建議走三步吸氣一次,然後走三步呼氣一次。

髖部:走路時,不要指望讓腰部承擔所有的重量,而是應該把重心放在髖部,這樣不僅有利於保持挺拔的身姿,也可以減輕腰部的負擔,畢竟天生柔軟的它還是不太適宜幹重活的。

三、走路姿勢看你是否疾病纏身

線索一:走路速度很慢

預警:壽命短

美國匹茲堡大學的研究者綜合9項研究做出總結:走路速度的快慢可以很好地預測壽命長短,在75歲以上人群中相對更準確。普通人的走路速度是每秒鐘0.9米,那些走路速度低於每秒鐘0.6米的人死亡的可能性會增加,而那些走路速度超過每秒鐘1米的人壽命較長。

線索二:走路時手臂不搖

預警:後背下方存在問題

生理學家認為,走路左腿向前邁時,脊柱會向右旋轉,右臂也會隨之擺動。如果有人在行走時手臂不怎麼搖擺,可能意味著他後背的移動性受到了限制,易引起後背疼痛和受傷。

線索三:腳掌先拍打地面

預警:椎間盤突出或中風

美國足病協會前主席認為,健康人邁步時,首先是腳後跟接觸地面,如果有人走路時是腳掌先拍打地面,多由於其肌肉控制力量較弱,這意味著,可能是中風發作或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引起了肌肉神經功能受損。

線索四:步幅小

預警:膝蓋骨骼退化

腳後跟接觸地面的一刹那,膝蓋應該保持筆直。如果不是這樣,則意味著可能是膝蓋骨的移動能力或臀部的伸展能力受限,這種功能退化可通過按摩推拿來解決。

線索五:羅圈腿

預警:骨關節炎

整形外科專家認為這種步態通常是由於膝關節炎造成的,人群中有高達85%的人或多或少患有這種骨科疾病,通常是由於年齡增長造成骨骼損耗引起的,如果嚴重,可通過支架糾正。

線索六:內八字

預警:風濕性關節炎

這種炎症會造成內八字的步態,有85%的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會表現出這種特徵。它在醫學上被稱為膝外翻或者外翻足,表現為小腿無法伸直,向外側彎曲。這種步態非常與眾不同,看上去笨拙,雙膝併攏在一起,而踝關節外翻。

線索七:踮著腳尖走路

預警:大腦可能有損傷

雙腳踮著腳尖走路,與肌肉緊張有關,而當脊柱或大腦受到損傷時,也會出現這種情況。要注意的是,剛學走路的小孩多會暫時出現這種步態,不需要擔心,如果一直如此,可帶孩子到兒科就診,進行排查。

線索八:跳躍著走路

預警:小腿肌肉繃太緊

這種步態更常見於女性,足科醫生認為,這是因為她們長期穿高跟鞋造成小腿肌肉過於緊繃,腳後跟一著地面就會迅速抬起,建議還是少穿高跟鞋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