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疾病

生薑隱藏起來的奇效幾乎沒有人知道

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可見“姜”在老百姓的心中可是具有一定地位的一味食材。小編原來不喜歡吃薑,總覺得薑是一味調味品,讓自己把調味品咽進肚子裡,實在有些奇怪。但是自從上回自己的感冒被生薑治好後,真是對生薑有了不一樣的感情!下面就把我的“新寵”介紹給大家吧!

薑為辛辣健胃藥,能刺激胃黏膜,增加胃液分泌,促進消化。生薑辛溫,發汗溫胃;乾薑辛熱,溫中散寒;炮姜溫經止血;姜皮散水消腫。

風寒感冒,取生薑5片,紅糖2匙,燉服;或生薑30克,紅糖適量,加水煎為湯飲,服後即蓋被,汗出即輕。

肺寒久咳,取生薑50克搗汁,蜂蜜100克,分3次開水沖服。

老年慢性氣管炎,用西瓜1只(1500 克為宜),生薑100克,蜂蜜150克,置瓜腹,隔水蒸2小時,大伏天連汁帶瓜分若干次食。

風濕病、關節冷痛,用生薑50克,鮮蔥50克,芫荽50克,石菖蒲50克,共搗,加酒炒熱,熨患處,冷即換。

寒凝氣滯之脘腹冷痛、嘔吐下痢,用乾薑10克,陳皮12克,蔥頭5個,胡椒5分,水煎服。

風寒嘔吐、胃痛,取生薑10克,陳皮5克,共煎湯飲。

妊娠噁心,或服藥時嘔吐,用薑汁2 ~ 3滴吞服,或以生薑1片塗擦舌根數遍。

急性腎炎之浮腫尿少,用姜皮6克,冬瓜皮、車前草各25克,水煎服。

食魚蟹中毒,取生薑20克,紫蘇葉10克,共煎湯飲。

生薑防心臟病。生薑能抑制血液凝結,暢通血流,大大減少心臟病和中風的發病率。

生薑亦可防膽結石。 因為生薑中的薑酚能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 減少膽汁中黏蛋白的含量, 從而抑制膽結石的形成。

常吃生薑還有去除老年斑的功效。

生薑的外用方法就更多了,哮喘、結核、關節疼痛、腳汗、腳臭、齲齒、頭痛、癤腫等等, 均可用生薑搗敷或煎水含漱、泡洗等。

但生薑屬辛苦燥熱之品,凡陰虛有熱、眼病者及孕婦均不宜食用;肝炎病人也不宜食用,因為生薑中的薑辣素能使肝細胞發生變性、壞死及間質增生、 肝功能失常。生薑不可與黃連、黃芩、白酒等同食,亦不可多食。古人還有“秋不食薑”之說,認為生薑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