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媽媽注意了!寶寶吃太多容易生病

寶寶吃多未必是好事。很多媽媽在餵食孩子的時候常常希望孩子多吃一點,多吸收點營養。但是,其實孩子的腸胃負擔是有限的,如果吃太多,腸胃壓力過大,會導致積食,容易出現營養不良和早熟的情況。

那麼,如何判斷孩子是否吃太多了呢?

1、厭食,飯入口後久含不呑,吃一頓飯要很長時間。

2、消化功能不好,容易腹脹、大便硬結或腹瀉。

3、免疫力低,經常反復感冒、咳嗽,甚至肺炎。

4、煩躁易哭,難以入睡或睡不安寧,動則大汗淋漓或入睡汗多。

5、寶寶鼻樑兩側發青、舌苔又厚又白,還能聞到呼出的口氣中有酸腐味。生長不良,面黃瘦弱,小便短黃或清長,大便酸臭或溏薄。

一旦發現寶寶有積食現象,寶媽可以在家裡嘗試一下食療方法,可以解決寶寶積食現象,預防生病。

寶寶積食一些食療方法:

1.糖炒山楂

功能:清肺、消食。尤其是對付吃肉過多引起的積食。

做法:取紅糖適量(如寶寶有發熱的症狀,可改用白糖或冰糖),入鍋用小火炒化(為防炒焦,可加少量水),加入去核的山楂適量,再炒5-6分鐘,聞到酸甜味即可。每頓飯後讓孩子吃一點。

2.山藥米粥

功能:調補脾胃,滋陰養液。運用于小兒積食不消,吃飯不香,體重減輕,面黃肌瘦。

做法:取幹山藥片100克,大米或小黃米(粟米)100克,白糖適量。將大米淘洗乾淨,與山藥片一起碾碎,入鍋,加水適量,熬成粥。

3.甘蔗茅根胡蘿蔔水

功能:清血熱、止渴利水、潤肺生津、清肝和胃,解痘疹之熱毒

做法:鮮茅根洗淨,胡蘿蔔去皮切滾刀塊,竹蔗去皮切小段後用水沖洗一下蔗碎,馬蹄去皮。全部材料一起放進砂煲,加入10碗水,大火煲沸後轉小火煲1個小時即可。

媽媽們一旦發現孩子吃多了有積食的情況出現時,可以適當幫孩子按摩脊柱、揉揉肚子,或者讓孩子多運動運動,對促進孩子腸胃消化也是很有幫助。如果情況較為嚴重的話,就要及時問醫問藥了。祝願每個寶寶都能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