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大吃大喝後不要完全禁食!9招輕盈過假期

耶誕節、元旦、農曆新年……接連幾個假期,都是容易大吃大喝的時節。在這裡分享9招,讓你假期過後,甩油也甩罪惡感。

大吃大喝後,除了囤積油脂、鹽分之外,還多了幾分罪惡感:“那桶炸雞翅應該少吃一點!”“要不是因為通宵打麻將,才不會狂灌飲料、猛嗑瓜子。”偏偏假期短,身材還沒恢復就要回去上班,該怎麼辦?

專家表示,有些小方法可以幫助排水、排油,緩解腸胃不適。此外,消除罪惡感也很重要,過度著急的減肥,反而越減越糟。

DO’S

1.深呼吸,放鬆一下。

“吃東西應該是開心的事,不應該造成罪惡感,”醫師說。沒有人時時刻刻都能維持完美的飲食習慣,像跨年、過年這種特別節慶,換個角度想,就當做我們允許自己又幾餐的“暫停期”,心情放輕鬆點,吃完大餐的罪惡感就不會這麼重。

心態調整了之後,比較不易陷入“對自己生氣→用吃來撫慰心情→對自己生氣”的惡性循環,也就能愈快恢復正常的飲食習慣。

2.多喝水。

營養師提醒,大吃大喝之後,喝水很重要,年菜、零嘴都是高鈉、高糖的食物,水分可以幫助代謝。或者在大吃大喝一小時後,喝一杯羅漢果荷葉茶,茶裡含有的荷葉、羅漢果、山楂、決明子、桑葉等植物配方,也幫助身體代謝,利於減肥。

而且有時喝水也是一種分散注意力的方式,當你發現自己打開冰箱,想著要拿點什麼東西吃時,有時可能只是無聊嘴饞,不見得真的餓了,轉身倒杯水,回到客廳跟大家聊天,遠離誘惑吧。

吃完年夜飯的隔天早上,也可先喝500--600毫升的溫開水。年夜飯通常高油,又吃到很晚,影響隔天早上的排便,一杯溫開水有助腸胃蠕動。

3.還是一句老話,多吃點蔬菜水果。

營養師指出,年菜多是高鈉食物,可以吃些高鉀的蔬菜水果,幫助排鈉,例如香蕉、番茄、龍眼、毛豆、瓜類、莧菜、菠菜、茼蒿、山藥、甜椒等。

還要記得,水果最好飯前吃,飯後吃水果,果糖很容易轉化成脂肪堆積。

4.把盤子變小。

過年習俗總是大魚大肉,年夜飯一定要吃得很豐盛;吃不完的雞湯、佛跳牆、海鮮、鹵肉等就會放進冰箱,下一餐再繼續吃。這樣不斷重複熱菜、熱湯,只會不斷吃進鈉和油脂,讓腸胃沒得休息。

營養師建議,可以跟家人討論,之後幾餐將大魚大肉換成小盤吃法,但增加菜色的多元性,以種類的豐富及精緻度來取代量,吃得巧也吃得飽。

另外,過年家裡一定囤積一堆零食,打麻將、打牌聊天、看過年特別節目時配著吃。切忌整包直接拿來嗑,以免不小心吃進過多熱量及油脂。不妨分小盤裝,剩下的先封好,收起來,眼不見為淨,減少刺激想吃的欲望。

5.簡單運動。

當食物完全消化之後,不妨做些簡單運動如健走、慢跑、騎腳踏車等,可以幫助消耗一些熱量、提高新陳代謝,並且運動產生的腦內啡會讓心情變好,不再被罪惡感包圍。或是全家人一起唱個卡拉OK,營養師笑說,站起來唱個也能消耗熱量。

還有一個方法,醫師提議,不妨帶著家人一起去走春。吃完年夜飯,初一正適合全家一起出門散散步,不要一直坐在家裡打麻將、看電視。

6.好好睡一覺。

研究顯示,缺乏充足的睡眠很容易陷入大吃大喝,尤其是宵夜那頓,而且吃得多半是高鹽、高糖的食物。

DON’TS

7.大吃大喝後千萬不要完全禁食,還是要吃點東西。

禁食只會讓你更餓,而且血糖起伏大,更難回到正常的飲食習慣。

但你或許有這種經驗,前一晚吃太多,隔天早上可能不太餓,沒關係,等到餓了再吃,可以吃少一點,但千萬不要跳過一餐不吃,或是當成餐與餐之間的小點心,像是一碗優酪乳搭配新鮮水果,或是一份全麥吐司夾黃瓜、番茄等水果。

採取少量多餐的方式,且多吃高纖蔬果或比較健康的食物如全麥類、無調味堅果等,慢慢回歸正常飲食。

8.不要因為大吃大喝而過度運動。

千萬不要想著一次就要靠運動把多餘的熱量消耗掉,伴隨而來的肌肉疼痛,甚至是運動傷害,可能使得你之後更無法運動,形成惡性循環。

9.暫時別量體重。

醫師提到,如果你是要求完美的人,就不建議在大吃大喝後馬上量體重。這時增加的重量大部分是因為攝取過多鹽分造成的水腫,並非真的脂肪堆積,量了只會增加罪惡感。

如果真的想量,先計畫好什麼時間量,多久量一次。最重要是接受體重的正常起伏,不是一定要每天都維持在同一體重,或有持續減輕才算達到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