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純牛奶沒有毒 腹瀉只因乳糖不耐受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過一喝牛奶就會拉肚子的遭遇,通常遇到這種情況大家都認為是牛奶的品質有問題。還有人說是牛奶過敏,在排除是牛奶品質問題的情況下,讓人們飽受“煎熬”的罪魁禍首則是乳糖。一般都是喝了純牛奶,會有這種症狀。

一、乳糖不耐受到底是什麼

首先乳糖是一種雙糖,其分子是由葡萄糖和半乳糖組成的,人體不能夠直接吸收乳糖,需要在乳糖酶的作用下被分解後才能被吸收。由於體質差異有些人體內缺少乳糖酶,所以當攝入乳糖後,未被消化的乳糖直接進入大腸,刺激大腸蠕動加快,造成腹鳴、腹瀉等症狀,這種情況就叫做乳糖不耐受。

1、缺乏乳糖酶,攝入的乳糖不能被吸收

在缺乏乳糖酶的情況下,人體攝入的乳糖不能被消化吸收進血液,而是滯留在腸道。腸道細菌發酵分解乳糖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氣體,造成腹脹、放屁。過量的乳糖還會升高腸道內部的滲透壓,阻止對水分的吸收而導致腹瀉。當未分解吸收的乳糖進入結腸後,被腸道存在的細菌發酵成為小分子的有機酸如醋酸、丙酸、丁酸等,並產生一些氣體如甲烷、H2、CO2等,這些產物大部分可被結腸重吸收。新生兒小腸粘膜乳糖酶缺乏是主要病因,部分人群因長期不攝入奶及乳製品也會造成。

那些未被吸收或仍未被分解的乳糖不僅會引起腸鳴、腹脹、腹痛、排氣、不舒服,有的人還會發生噯氣、噁心等。但乳糖不耐症狀個體差異很大,嚴重的乳糖不耐受多於攝入一定量乳糖後30分鐘至數小時內發生。雖然通常只是拉肚子,但是受罪的是人哎,所以大家還是多瞭解點正確地關愛自己及家人的身體健康。

2、乳糖不耐症對嬰幼兒影響較大

通常哺乳動物的幼體在斷乳後,開始逐漸的減少乳糖酶的合成。人類的幼兒在4歲的時候通常會失去90%的乳糖消化能力,所以准媽媽們以及剛生完寶寶的媽媽們要特別注意這裡哦。乳糖不耐症對嬰幼兒影響較大,並會同時伴有尿布疹、嘔吐、生長發育遲緩等,成人有時伴噁心反應。

3、不耐受症狀的嚴重程度與多種因素有關

如小腸內乳糖酶活性、攝入的乳糖量以及是否同時攝入其它類食品等。當寶寶出現乳糖不耐症時,最明顯的症狀就是腹瀉。通常在吃下含乳糖的食物30分鐘到2個小時之間產生,會有小腸痙攣的現象,下腹部感到腹痛、腹脹、腹鳴以及水瀉。也因為腸道受到刺激而造成蠕動過快,相對食物通過腸道的速度也加快,最後會造成體內水、電解質以及營養素快速、大量流失,長此下去,會造成寶寶免疫力下降。

二、媽媽們可以採取以下方式減輕寶寶的乳糖不耐受

1、分次食用乳製品

如果一口氣喝下一杯優酪乳後會感覺有腸道不適,建議將一杯優酪乳分為4次食用。

2、巧喝優酪乳

優酪乳中含有益生菌,能夠幫助乳糖分解,促進鈣的吸收,調節腸道菌群平衡。

3、飲用牛奶前,服用益生菌製劑

或將牛奶和益生菌一起飲用。科學家們發現,益生菌有助於人體對乳糖的分解消化。

4、配合穀物一起吃

不要空腹喝牛奶,可以混合膳食餵養,牛奶的乳糖濃度可能在特定環境中得到“稀釋”。所以,可以讓孩子在喝奶前或者喝奶時吃一些餅乾,會減少腸道排氣和緩解不適的感覺。如果喝奶粉,可以嘗試加入一些麥片。

三、對於成年人來講我們平時應該多注意飲食

1、少量多次攝入乳製品

即使乳糖酶缺乏個體,也可耐受少量乳類(120ml至240ml),不會出現不耐受症狀。限制一天中攝入乳糖總量,一般乳糖限量為12克。少量多次食用也可減輕乳糖不耐受反應,一次食用量不超過250ml為宜。只要每次飲牛奶時能掌握合理的間隔時間和每日攝入總奶量,就可避免出現乳糖不耐受症狀。

2、不宜空腹飲奶

有乳糖不耐受者,不宜清晨空腹飲奶。在進食其它食物的同時飲用牛奶,例如乳製品與肉類和含脂肪的食物同時食用時,可減輕或不出現乳糖不耐受症狀。

3、先用發酵乳(特別是優酪乳)代替鮮乳

發酵乳中的乳糖已有20%至30%被降解,易於消化吸收。食用優酪乳還能改善乳糖消化不良和乳糖不耐受,食用也非常方便。

4、喝羊奶

羊奶乳糖含量較牛奶低,而且含有豐富的ATP(三磷酸腺苷)成份,它可促進乳糖分解並轉化利用,因此飲用後不易產生“乳糖不耐症”現象。針對嬰兒的消化系統,建議喝羊奶。羊奶相對牛奶更養胃,其富含的營養相對來說要超過牛奶。

5、選用去乳糖乳製品

舒化奶、去乳糖奶粉都是把牛奶中的乳糖成分去掉的乳製品。去乳糖乳製品中的鈣、蛋白質都在。其實牛奶中的乳糖具有促進鈣吸收的作用,除非對乳糖太過敏感,否則不要選去乳糖乳製品。

結語:值得一提的是腹瀉好了乳糖不耐受也會隨之好轉。“乳糖不耐受”本身是一種建立在腹瀉基礎上的繼發改變,因此,隨著腹瀉症狀的改善,嬰兒乳糖不耐症也會逐漸好轉。不管是成年人還是寶寶們,媽媽們都不要太擔心乳糖不耐症,只要用對方法一定會“藥到病除”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