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胃痛”離“胃癌”有多遠

核心提示:在現代都市人中,胃痛已經變成了一種常見病,工作太忙忘記吃飯,努力賺錢饑一餐飽一餐,胃痛自然而然的發生,同時對很多人來說似乎也不是什麼大問題,有人胃痛長達十幾年也沒事,可你是否會隱隱擔憂,自己胃痛的老毛病會和癌症扯上關係呢?那麼,哪些胃痛可能癌變?胃痛離胃癌到底有多遠?有沒有衡量和判斷的標準?

在現代都市人中,胃痛已經變成了一種常見病,工作太忙忘記吃飯,努力賺錢饑一餐飽一餐,胃痛自然而然的發生,同時對很多人來說似乎也不是什麼大問題,有人胃痛長達十幾年也沒事,可你是否會隱隱擔憂,自己胃痛的老毛病會和癌症扯上關係呢?那麼,哪些胃痛可能癌變?胃痛離胃癌到底有多遠?有沒有衡量和判斷的標準?

專家表示,胃痛只是一種胃病症狀,除去胃癌引發的疼痛,一般臨床上,胃潰瘍,胃炎、胃息肉、腸上皮化生和胃黏膜不典型增生等都會引發胃痛,其中胃潰瘍、萎縮性胃炎、胃息肉等某些慢性胃病目前已被公認為癌前期病變。

胃潰瘍:可以癌變,癌變率約為5%,癌變的原因是由於慢性潰瘍邊緣的黏膜受到損傷破壞,機體對它進行反復增生和修復。

胃炎:按發病形式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按病變部位分為胃竇炎和胃體炎;按病變程度分為淺表性和萎縮性。在諸多胃炎中,萎縮性胃炎會演變成胃癌。儘管萎縮性胃炎可轉變為胃癌,但畢竟是極少數,而且都是些嚴重的病人。一般從淺表性胃炎進展到萎縮性胃炎,再進展到癌,往往需要一二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

胃息肉:胃息肉分有蒂與無蒂息肉。無蒂息肉較有蒂息肉容易癌變(高出2.5倍)。息肉體積大的,癌變率高。尤其是息肉直徑大於3釐米者,癌變可達到70%。發現胃息肉以後,可採用纖維胃鏡進行摘除。

腸上皮化生:不同的器官,有不同的組織細胞。如果在一個組織中見到另一個組織的結構和細胞,這種“移位”現象稱為“化生”。在胃黏膜上發現腸腺上皮,就是腸上皮化生。腸上皮化生有小腸型和大腸型兩種,其中大腸型與胃癌關係密切。如果中老年人出現的大腸型腸上皮化生且伴有重度典型增生時,經內科治療效果不顯者,應定期做胃鏡檢查。一旦發現可疑癌變,應及早手術。

胃黏膜不典型增生:與胃癌關係較密切。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三級。輕度,一般不需特別處理;中度,需要定期複查;重度,已疑似癌變,需嚴密觀察。若懷疑癌變或無法排除癌變,或病理檢查與癌難以鑒別時,宜做胃大部分切除,以“防患於未然”。

雖然部分胃部疾病與胃癌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但在專家看來,只要及早治療,就可以大大減少疾病癌變的可能。所以面對胃痛,儘快就醫,才是防治胃癌的首選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