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

容易上火是什麼原因 體內毒素多如何排出

容易上火是什麼原因?有些體質的人,特別容易上火,吃一點點辣椒,要麼沾一點點油炸食品,或者晚上沒睡好,第二天就口臭,長痘便秘上火,這可怎麼辦呢?其實都是體內毒素的問題, 有哪些毒素要排出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毒素多的表現

很多人都會出現上火的問題,但是卻不在意,中醫認為,如果你特別容易上火的話,那就是說明體內毒素太多了。下面就給大家詳細介紹下吧。

因壓力、心煩、焦慮、睡眠不好引起的是“心火”:操心事多、工作壓力大,焦慮等,會導致失眠、口腔潰瘍、心煩、情緒不寧。

肝腎失調會引起“肝火”:身上陣陣烘熱,易疲勞,脾氣暴躁,動不動就動怒,女性易出現尿頻、尿路感染等。

代謝失常容易引起“胃火”:節假日,如果吃的太好,就會導致營養過甚,那麼辣的、油炸的時候吃的太多,也會出現大便不通,口臭,臉發痤瘡,口角潰破的症狀。

日夜顛倒、疲勞過度及受病毒感染是“虛火”的主要來源:這類人好發感冒,咽喉疼痛,易疲勞,入睡後脖子會發虛汗。

中醫認為排毒有4條通路

規律排便,排便不僅要通暢,還要及時,色黑、味重、毒多的一天可多次。

排尿及時,要注意觀察尿的顏色變化,這能預示體內毒素排解。

皮膚按摩,適度活動後,要經常按摩皮膚與臉部、腳、耳、頭部、面部等,有利排毒。

深呼吸,吸入少,呼出多。還可以多練習自打噴嚏法,更有利打出濁氣,排出毒氣。

如何排出全身積累毒素

就像生活垃圾需要及時清理一樣,人體內產生的廢棄物也不能放任堆積。通常認為,人體新陳代謝產生的對身體有害的物質,可以稱為“毒”。一旦毒素在體內堆積過多,就會導致呼吸、消化、泌尿等多系統疾病。按照排出方式的不同,我們可以將毒素大體分為氣毒、汗毒、宿便、尿毒、脂毒、血毒和痰毒七種,並分別針對它們制訂不同的排毒方案。

氣毒

氣毒可源於“外來”或“內生”。外來通常指我們呼入的受到污染的空氣,一個人每天會吸入1000多升空氣到肺中,許多細菌、病毒、粉塵等有害物質也隨之進入體內。內生則指人在正常呼吸後產生的二氧化碳等廢氣。

典型表現:頭暈、呼出來的口氣有異味

長期積累的結果:出現呼吸系統疾病,如咳嗽、肺炎,甚至肺癌等。

解決方案:大口吸入清氣,大口呼出濁氣,這樣的深呼吸方法可以對肺部起到清洗作用。可在運動中進行,也可在室內對窗進行,應保證每天早晚最少一次。比如清晨天剛亮,站在陽臺上,舒展肢體的同時做做深呼吸;如果周圍有山水,早上出門去喊山、喊河,可滌蕩肺腑之氣。必須提醒的是,做深呼吸要選擇空氣清新的環境,一定要避開霧霾及其他空氣污染。此外,還可以適當多吃養肺的食物,如梨、百合等。

汗毒

借助人體細小的汗毛孔,人體可以排出很多垃圾;反之,若汗不能順利排出,積累在體內,就會變成一種毒。

典型表現:在不運動、保證身體清潔的情況下,仍會聞到汗有異味

長期積累的結果:誘發關節疼、風濕、代謝系統疾病等

解決方案:不需要讓自己每天都大汗淋漓,但保持一定的出汗量是必須的。讓自己出汗的首選方法是運動,如游泳、跑步、太極拳、氣功都是十分可行的運動方式。喝熱粥、熱茶、熱湯也有促進出汗的效果,還可適當吃點辛辣的食物,幫助身體把汗發出來。薏仁等食物有除濕、開汗竅的功效,可以適當多吃。另外要提醒的是,越是炎熱的天氣,越容易積聚汗毒,應特別注意保證出汗量,夏天時,可用熱毛巾擦身,用熱水洗澡,喝生薑紅糖湯幫助排毒。

宿便

漢代《論衡》一書寫道,“欲得長生,腸中常清;欲得不死,腸中無滓”,講的就是保持大便通暢的重要性。有資料顯示,大便能將人體50%的毒素排出體外。

典型表現:口臭、長包、上火等

長期積累的結果:導致腸炎,甚至腸癌等腸道系統疾病。

解決方案:中醫經絡學認為,早上5點到7點是大腸經“值班”,若此時排便,效果最好,可保持一天內的大腦清爽。時間越晚,積累的毒素就越多。因此建議,每天早起空腹喝一杯水,並養成一早大便的習慣。此時若無大便,可按摩天樞穴(位於肚臍兩側旁開1.5寸)。如果便秘,要多吃一些富含粗纖維的食物,如麥片、全麥麵包等。此外,蜂蜜、香蕉、蘋果、土豆等都有緩解便秘的作用。可將土豆蒸軟後搗成泥,和上槐花蜜或荊條蜜一起食用,蜂蜜有清火通便的功效,可謂強強聯合。

尿毒

人體內的大部分毒素都需要肝解毒、腎排毒,所以腎是人體內最重要的排毒器官,能夠過濾掉血液中的毒素,通過尿液排出體外。而尿毒的累積就可能源於腎功能不足,或喝水太少,或攝入毒素過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