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盤點:食物中毒的症狀及緊急處理辦法

吃了“有毒食物”而引起的以急性中毒症狀為主的一類疾病,醫學上稱之為食物中毒。常見食物中毒的分類:細菌性食物中毒、化學性食物中毒、動植物性食物中毒、真菌性食物中毒 。

食物中毒者最常見的症狀是劇烈的嘔吐、腹瀉,同時伴有中上腹部疼痛。常會因上吐下瀉而出現脫水症狀,如口幹、眼窩下陷、皮膚彈性消失、肢體冰涼、脈搏細弱、血壓降低等,最後可致休克。

中毒初期食物剛剛進人胃部,胃部對食物一面進行消化,一面將食糜排入腸道吸收,這時有毒食物剛剛被吸收"中毒症狀剛剛表現出來,大部分有毒元素尚停留在胃內,這時進行救治應以催吐為主要手段。通過人工辦法引起中毒者嘔吐,將中毒食物吐出來,達到清除毒素的目的。

方法是用手指、羽毛、筷子等物伸入中毒者口腔,刺激咽喉部位,引起中毒者噁心而嘔吐。此方法可反復進行。直到將胃內食物吐盡為止。在進行催吐時,還應根據食入有毒食品的種類採取輔助措施,如水產品中毒可在催吐之前讓中毒者喝幾杯鹽水或蘇打水,以利解毒和嘔吐;如食用蘑菇中毒,可在催吐前多喝白開水或鹽水;如野菜、馬鈴薯中毒,可喝茶水、醋水後催吐。

中毒後期即食物經胃消化後全部進入腸道,毒素己被腸道吸收較多,中毒症狀較重了。這時作為自救或他人救助手段應以導泄為主。即採用必要措施,加速腸內殘留食糜及糞便的排泄減少吸收,排出毒素,減輕中毒。常用的導泄手段是服用硫酸鎂製劑,可以較快地造成腹泄。但一般家庭不大可能備有此製劑,還是去醫院由醫生處置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