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吃安眠藥會成癮嗎?

有人認為安眠藥吃了會上癮,有人擔心長期吃安眠藥會導致癡呆。所以許多人不到萬不得已不進醫院的大門。為什麼老百姓們對安眠藥如此恐懼?原因還是不識“安眠藥”的真面目。

老百姓口中的安眠藥有兩大類:一種是苯二氮卓類(即安定類),包括安定、阿普唑侖、奧沙西泮、氯硝西泮等,這類藥物其實屬於抗焦慮藥物,其作用主要是抗焦慮,治療失眠等。另一種是新型非苯二氮卓類,包括唑吡坦、紮來普隆、佐匹克隆,主要治療失眠。由於這兩類藥物治療失眠起效快速,副作用比較輕微,臨床應用頗為廣泛。還有一類抗抑鬱藥物,由於具有鎮靜作用,在臨床中有時也被用來做安眠藥。比如米氮平,多塞平,阿米替林等。而抗抑鬱藥物是沒有成癮性的。

但是睡眠不好不一定都需要服藥的。那什麼樣的失眠應該服藥呢?

首先需要判斷是否患失眠症,可以參考以下幾個指標:如果上床躺半小時仍沒入睡,或整晚睡眠時間少於6個小時,或中間醒來的時間超過半個小時,同時明顯影響到第二天的工作和學習,出現心情煩躁、丟三落四等,基本上就可以確診為失眠症了。其中對個體工作和學習的影響在臨床診斷中頗為重要。因為人們對睡眠的需要量,睡眠的感覺等存在很大的個體差異:有少部分人每天只需睡眠四五個小時,第二天照樣精神抖擻。所以,只要失眠狀況不會影響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就暫時不需要處理。並且在出現過失眠症狀的人當中,一半都為偶爾失眠。偶爾失眠並不可怕,恰當進行自我調適就能調整過來。但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慢性失眠症患者都是從偶爾失眠發展而來。一周失眠時間超過三天,這種情況持續超過一個月,就應該就醫了。

一旦選擇服藥,我們有必要知道安眠藥的副作用,這也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苯二氮卓類安眠藥的副作用比較輕微,主要有乏力、頭昏、易忘事等;因此在服藥期間不應駕駛車輛、進行高空作業或其它精細的危險操作。

服藥後的作用也有個體差異性:有的人會出現“宿醉效應”,表現為服藥後能安然入睡,但醒來後卻昏昏沉沉,頭昏腦脹,無法集中注意力;有的人服用後,夜間睡眠明顯改善,白天會感覺精神充沛。

在服用一段時間後,如果睡眠改善,有的人會自行停藥。突然停藥可能會出現“戒斷症狀”,表現為一系列的軀體和心理不適,如頭痛頭暈、噁心嘔吐、震顫,甚至驚厥等,因此停藥時應在醫囑下緩慢減小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