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掌握好這時間,一個月就能懷上娃

一直覺得自己怎麼也應該備個兩三個月才會懷上的,沒想到一試就中了,雖然現在還在三個月內,整天被孕反折磨得全身無力,但還是感謝老天爺,讓我沒有經歷等待的煎熬。

4月25日末次姨媽,週期7天,5月10號測到強陽,我是5 .10 .12號分別安排,因為有個朋友說,她懷的三個都是在姨媽一走安排懷上的,所以我沒在排卵期也安排了一次,不過從後來的日期上看,應該還是10號那次中的。

事後就是腿靠牆40分鐘,我也不知道我是前位還是後位,就直接學別人的靠牆,可能我蒙對了。

排卵期過後就開始rt觸碰疼,肚子偶感姨媽痛,20號早晨測出意念灰,隨後隔天顏色加深,直到29日才到秒紅。我是23號去的醫院官方,hcg值有點低,隔天去查翻倍情況不錯。自己在家就堅持測試紙,直到29號秒紅強陽。

懷上寶寶後才知道真正的玻璃心來了,擔心是不是宮內,擔心發育好不好,哎,幸福來得太突然,整天擔心會不會突然失去。

昨天B超歸來,寶寶發育良好,醫生說,比顯示的孕周稍微大一點。這幾天孕反什麼都沒吃,TA居然還長大了,太給力了。

所以在這裡,很感謝瘋狂造人裡各位姐妹傳授的經驗,讓我從什麼都不懂變成了造人大學生,也感謝老天爺給我這麼大的禮物,接下來就希望TA健康成長,過年的時候,就能相見了!

延伸閱讀:懷孕期間怎麼做讓寶寶更聰明?

1.均衡的營養

孕期的營養為寶寶的一生的健康奠定基礎,因此十分重要。孕媽應注意食物的豐富多樣,營養均衡,以及保持適量的體重增長速度。

受孕前3個月,夫婦雙方都要加強營養。可根據自己家庭、季節等情況,有選擇地科學安排好一日三餐,飲食中要多吃一些含動物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豐富的食品。經過這樣一段時間的健體養神,雙方體內儲存了充分的營養,身體健康,精力充沛,並且能提供健康優良的精子和卵子,為優生打下堅實的物質基礎。平常飲食,應當吃得雜一些,不偏食,不挑嘴,什麼都吃,養成好的膳食習慣。

其次還應避免飲食污染,現在人們日常的飲食,從其原料生產、加工、包裝、運輸、貯存、銷售直至食用前的整個過程中,都可能不同程度地受到農藥、金屬、黴菌毒素以及放射性元素等有害物的污染,從而對人類及其後代的健康產生嚴重危害。因此,孕前夫婦在日常生活中應當重視飲食衛生,防止食物污染。應儘量選用新鮮天然食品,避免服用含食品添加劑、色素、防腐劑物質的食品。蔬菜應吃新鮮的並要充分地清洗乾淨,水果應去皮後再食用,以避免農藥污染;儘量飲用白開水,避免飲用各種咖啡、飲料、果汁等飲品。在家庭炊具中應儘量使用鐵鍋或不銹鋼炊具,避免使用鋁製品及彩色搪瓷製品,以防止鋁元素、鉛元素等對人體細胞的傷害。

2.科學的胎教

一般情況下,從懷孕第16周開始,孕婦媽媽就可以計畫著進行胎教了。16周的胎兒身長可以達到14釐米,頭臀徑長為7.5釐米,頭圍12.6釐米,體重約100克。頭髮已長出毛髮,體毛出現,臉部開始更像人的臉了,心跳變有力了,這個時候孕婦的胎動明顯,是進行胎教的最佳時機。

要想進行科學的胎教,選擇合適的胎教方式很關鍵,孕婦常見的胎教方式主要有,音樂胎教、營養胎教、運動胎教、對話胎教、撫摸胎教等等,這 些胎教對應的時間也是不同,孕婦在進行胎教的時候,要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胎教方式。

科學的胎教對孕婦的情緒要求很嚴格,無論是孕婦在進行什麼胎教,最先要做到的就是情緒一定要舒暢,好的心情是孕婦和胎兒健康的基礎和前提 ,在孕婦的整個懷孕期間,孕婦要對自己的胎兒和自己負責,保證每天的心情都是放鬆和舒暢的,要多期待和想像美好的事物,這樣的心情才能孕育出健康的好寶寶。

3.健康的環境

孕期的生活和工作環境應避免高溫,噪音,電器輻射,裝修污染、化妝品等。

孕婦應特別注意美化居住環境,給自己提供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孕婦可以在自己的家庭中,擺放一些綠色的植物,把房間整理的乾乾淨淨,同時,孕婦可以在自己的臥室張貼一些可愛寶貝的圖畫,這些裝飾可以讓孕婦的心情變得愉悅。

輻射對胎兒的危害是巨大的,它可能導致胎兒畸形,所以,孕婦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躲避輻射,對於在家庭中的孕婦要少接觸電腦,儘量不玩手機,對於職業中的孕婦要採取防輻射措施,儘量規避輻射危害。

孕婦最怕的就是噪音的干擾,噪音能夠讓孕婦的情緒變得躁動不安,還能夠影響肚子中的寶寶的聽力發育,對孕婦和胎寶寶來講都是不好的,這就要求孕婦要避開噪音的干擾,如果別的地方有噪音,孕婦要提出制止。

4.愉快的心理

孕婦的心理特徵在早中晚孕期都是不同的。早期的焦慮反應,在妊娠反應後緊張、抑鬱,擔心胎兒流產等。

中期胎兒趨於穩定,但另外的擔心會增多。比如擔心胎兒的生長是否正常,有沒有畸形等。晚期擔心胎兒性別,分娩方式,糾結產後的恢復,在心理上產生疑慮。

要避免以上的孕期負面情緒,孕媽應提前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瞭解這些孕期的正常生理情況。通過看書學習、參加孕產講座等方式為孕產做好準備。與家人多多交流。若始終無法自我調節,必要時需要參加心理諮詢。

杜醫生指出,有心理準備的孕婦與沒有心理準備的孕婦相比,前者的妊娠生活較後者更為愉快、順利、平和。同時,她們的妊娠反應輕,孕期中併發症較少,胎兒健康成長在優良的環境中,分娩時也較順利。因此,準備要孩子的夫妻,在孕前就應該從心理和精神上做好各種準備。

包括從心理上接受懷孕期特殊的變化,如形體、飲食、情緒、生活習慣變化;接受小生命誕生後使夫妻生活空間和自由度比以前變小的變化;接受孩子出生後夫妻雙方自覺或不自覺地將自己的情感轉移的變化;接受妻子懷孕後丈夫需要比任何時候都盡更多責任的變化,如體貼、理解、照顧等。要以平和、自然的心情和愉快、積極的態度,迎接懷孕和分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