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雨水節氣養生全攻略

今日是2014年2月19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雨水節氣。

飲食

宜少酸多甘

《千金方》說:“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養脾氣”。雨水時節,養生在於調肝,調肝重在補脾。

五行中肝屬木,喜條達,在味為酸;脾屬土,性敦厚,在味為甘。

飲食應少酸多甘,以養脾臟之氣,同時宜少量食用辛溫,以應春木升發之氣,如韭菜、香椿、百合、豌豆苗、茼蒿、薺菜、春筍、山藥、藕、芋頭、蘿蔔、荸薺、甘蔗等。

春季轉暖,又風多物燥,常出現皮膚乾燥、嘴唇乾裂,應多吃水果補充水分。此時應少食羊肉、狗肉等溫熱之品,否則辛溫太過,肝木過旺,脾土反傷。總之,雨水時節飲食既要注意“春生”特點,又要避免傷及脾胃。

雨水節氣防上火 少吃羊肉狗肉

按理說,在下雨充沛的雨水節氣,人們是不容易上火的,但醫生提醒,雨水時更應該預防上火。

雨水節氣,天氣逐漸轉暖,但早晚天氣依然較冷,風邪漸增,人們很容易出現口舌乾燥、口腔潰爛等情況,也就是俗稱的上火。

因此,此節氣應多吃新鮮蔬菜、水果,以補充人體水分,菠菜、韭菜等都是不錯的蔬菜,少食油膩之品。食療多以粥為好,可做成蓮子粥、山藥粥、紅棗粥等。此季節,應少吃羊肉、狗肉等溫熱之品。

身體

雨水後進補 寶寶長更快

春天給孩子多進補,孩子會長得很快。這是什麼原因呢?

雨水時節已經到了春天,春天萬物生髮,植物如此,人也不例外。小孩子身體裡面的每一個細胞都像是乾旱了一個冬天的土地一樣,終於迎接到雨水的來臨,如果 這時特別注意給孩子補充好營養,如熬骨頭湯,吃鈣片等,讓孩子有足夠的能量來供應給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偷偷地生長的身體,那麼,孩子們就會快速成長。家有寶 寶的父母,千萬不要錯過寶寶這個成長的好機會!

老幼防寒濕

雨水節氣中,隨著降雨有所增多,地濕之氣漸升,且早晨時有露、霜出現。這種濕寒的氣候對人體內臟和關節有一定的影響,故養生應注意防濕邪入侵。

由於春季陽氣升發,人體毛孔舒張,體熱外泄,寒濕易於入侵,導致關節炎、感冒、肺炎等疾病高發。老人、產婦、體弱者無充足的陽氣驅寒於外,如不慎受風冒雨,或用冷水洗臉、洗手,濕寒更易深入,以致病深難治。

對於已經患有風濕病、哮喘、高血壓、慢性肝病等疾病的患者,應常常留意自己的症狀與相關化驗指標,如有加重及時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