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盜汗體虛不容忽視!!!!!

出汗是身體代謝的正常現象,但如果伴有衣服汗漬色黃,或有頭昏、胸悶、煩躁、大便黏滯不暢,就屬於病態了,需要治療。中醫認為氣候炎熱潮濕,加之飲食不當,易形成體內濕熱聚集,出現多汗、黏汗、黃汗。

不同部位多汗是身體對人體發出的警告。

一、頭汗過多,若暴飲暴食後出現頭面部多汗,同時覺得上腹脹滿、口渴、不想吃飯,多為積食,可通過減少進食量、吃清淡飲食緩解,也可吃點助消化藥;若伴隨肢體沉重無力,胃脹不適,想嘔吐,身體發熱,舌苔厚而黃膩,是脾胃有濕熱的表現,應注意清淡飲食。

二、手足心多汗,如果手足心多汗伴有手腳心熱、口咽乾燥等,多屬於陰虛有熱;若手足心多汗伴隨腹部脹滿疼痛、大便不通,多屬於腸道內有積糞的熱證,可服用通便藥;若手足心多汗伴隨口幹、牙齦腫痛等,多屬於胃熱,可服用清胃熱的中藥,如牛黃清胃丸、清胃黃連丸等。

三、心窩、胸口多汗,多見於一些腦力工作者,這些人常伴有精神倦怠、食欲不振、睡眠差、多夢的表現,屬於思慮過度導致心脾虛,可通過適當的運動,如慢跑、太極拳、八段錦等,緩解壓力,調節身心。

“炎熱的夏季,人們總會出很多汗,排汗不僅會丟失很多水分,還損失了一定量的鈉、鉀、鈣、鎂等礦物質,以及極少量的維生素、脂肪酸和氮元素。夏日排汗多時不僅要補充水分,還要注意補充多種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