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3分鐘雞蛋”最營養 並非人人適宜

雞蛋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有營養的食物,不管是老人和小孩都是可以吃的。雞蛋雖然營養豐富,但是要注意它的做法,做法不對會讓雞蛋的營養丟失的,那麼雞蛋到底應該怎麼吃才最有營養呢?下面小編來為大家揭曉吧~

雞蛋怎麼吃營養最營養

雞蛋的吃法是多種多樣的,基本包含了煮、蒸、炸、炒等等。一般而言,從雞蛋營養的吸收和消化率來講,煮、蒸蛋達到了100%,嫩炸則達到98%,炒蛋為97%,荷包蛋為92.5%,老炸為81.1%,生吃為30%~50%。從上面的營養值看來,煮、蒸雞蛋的營養價值是最高的。那麼煮雞蛋需要煮多長時間才是最營養呢?中醫營養專家介紹:“3分鐘雞蛋”是最有營養的。

煮雞蛋的時間並非越長越好,雞蛋煮的時間過長,蛋黃中的亞鐵離子與蛋白中的硫離子化合生成難溶的硫化亞鐵,很難被吸收。油煎雞蛋過老,雞蛋清所含的高分子蛋白質會變成低分子氨基酸,這種氨基酸在高溫下常可形成對人體健康不利的化學物質。

煮雞蛋最好是涼水下鍋,水開了再煮3分鐘即可。這時雞蛋呈溏心狀,營養成分最利於人體吸收。不同煮沸時間的雞蛋,在人體內消化時間是有差異的。“3分鐘雞蛋”是微熟雞蛋,最容易消化,約需1小時30分鐘;“5分鐘”雞蛋“是半熟雞蛋,在人體內消化時間約2小時;煮沸時間過長的雞蛋,人體內消化要3小時15分。所以3分鐘雞蛋最營養。

不宜吃雞蛋的人群有哪些

高熱患者不適合吃雞蛋,因為雞蛋中的蛋白質是完全蛋白質,它在進入機體後可以分解並產生較多的額外熱量,這被稱之為食物的特殊動力效應。這種特殊動力效應一般都是以蛋白質效應最大,增加熱量的效應一般可以可達30%左右。所以,發熱患者在吃雞蛋以後體內的熱量增加,而且散熱會有所減少,就好像同火上澆油,於退燒不利,因此,不建議大家吃哦。

肝炎患者不宜吃雞蛋 肝炎患者較多食用蛋黃會加重肝臟的負擔,不利於康復。這是由於蛋黃中含有脂肪酸和膽固醇,而脂肪酸和膽固醇均需在肝臟代謝。肝臟的負擔過重,不利於肝炎的恢復,因此,肝炎患者不宜吃蛋黃。

腎臟病患者不宜吃雞蛋 腎炎患者腎功能和新陳代謝減退,尿量減少,體內代謝產物不能全部由腎臟排出體外,若食用雞蛋過多,可使體內尿素增多,導致腎炎病情加重,甚至出現尿毒癥。高血壓晚期食用雞蛋會引起腎中動脈硬化,系統性紅斑狼瘡伴腎損害和各種慢性腎臟疾病導致慢性腎功能衰竭者,應慎吃蛋或遵醫囑。

蛋白過敏者不宜吃雞蛋 有些人吃了雞蛋後會胃痛,這是對雞蛋過敏引起的。雞蛋的蛋白質具有抗原性,與胃腸黏膜表面帶有抗體的致敏肥大細胞作用即可引起過敏反應。肥大細胞顆粒釋放組織胺等化學物質,使胃腸粘膜充血、水腫、胃腸痙攣,引起胃痛或腹痛、腹瀉等過敏症狀。因此,不吃雞蛋或含雞蛋成分的食物是最有效的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