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誤區

做到健康洗頭才是正確養生

洗頭是跟平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是最平常不過的事了,但是洗頭關乎很多穴位問題,如果洗頭方法不正確會出現一些掉發現象,嚴重的會出現頭痛等症狀。下面跟著小編來看看要怎樣正確洗頭以及避開哪些誤區吧!

洗頭的健康禁忌,你犯了哪些誤區?

1、洗頭前不梳頭發

很多人在洗頭之前,不太會做太多的準備,大多都是直接就進浴室後開始進行洗澡的程式,但其實在洗頭之前,必須要使用梳子將頭皮上附著的髒汙給梳掉,但是為了避免傷害到頭皮,建議使用寬梳或者是圓頭的梳子,並且將梳子沾水後再梳。

2、用指甲抓頭皮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去過一些傳統美容院?有些阿姨幫你洗頭的時候總是用指甲幫你撓頭皮,似乎是想把頭皮上的髒汙給洗乾淨,但其實用指甲撓頭皮很容易把敏感的頭皮給抓破,這樣一來不但沒有洗乾淨,還容易讓頭皮感染細菌。洗頭髮時應該利用指腹的力量來做清潔。

3、護髮時直接塗抹護髮霜在發根上

很多人都知道,護髮的時候儘量不要把護髮霜塗抹到頭皮上,大概從耳下的位置還開始塗抹護髮霜即可,但是更多人不知道的是,洗澡的時候頭髮的毛囊會打開,如果這個時候將護髮霜塗抹在發根,很容易讓護髮素的化學物質進到髮絲內,所以在塗抹護髮霜之前建議可先順理頭髮,切忌護髮霜不可塗抹於頭皮上。

4、洗完頭就外出

身邊似乎很多早上都必須要洗個頭才能出門,但其實頭髮吸收到的紫外線可是肌膚的兩倍,所以如果洗完頭馬上出門,很容易因為紫外線讓毛鱗片脫落,也容易因為紫外線而導致發質變差、變乾燥、斷發、分岔等現象產生。

那要怎樣洗頭才健康呢?

1、洗頭方法要適當

做足洗髮前準備工作:將糾結的頭髮梳開,讓髮絲順暢,然後在清洗頭髮。先淋濕頭髮,再將洗髮香波倒入手心,並加清水稀釋,然後搓起泡由下往上洗,不要抓洗頭髮,應用指腹或手掌輕輕揉洗。幹性頭髮一次就夠了,如果頭髮很油膩,可以再用一次洗髮水。洗髮水洗完之後,一定要用清水洗乾淨。

2、洗髮時水溫由高到低

一般洗頭水溫在30-40℃即可,太熱不利於頭皮健康,過燙會使頭髮變得鬆脆易斷,過冷則去汙去油膩效果差。所以要注意自行設計洗髮水溫,最後一遍一定要稍微調低,這樣做會讓毛鱗片閉合得更好,頭髮摸起來會非常柔順。

3、晚上洗頭更清潔

很多人認為早上洗頭不好,至於早上洗頭和晚上洗頭那個好,倒是沒有科學定論。無論是早上還是晚上洗頭,都要及時擦乾,但是晚上洗髮更利於清潔。在經歷了一天的風吹日曬後,很多灰塵殘留在頭髮上。因此晚上洗頭更利於清潔。

4、要濕洗頭髮

現在年輕人流行乾洗頭髮,但這種洗髮方式並不適合老年人。因為乾洗頭髮往往用的是化學性洗髮水,而且洗頭時按摩頭皮的動作,容易使頭皮毛細血管張開,吸收洗髮水中的化學物質。長期積累,容易引發腦梗塞。

因此,洗頭時最好將頭髮弄濕,而且是用噴頭沖淋,讓水順著頭髮流下,最好不要採用將頭髮完全放入臉盆中浸濕的方法。

5、儘量沖洗乾淨洗髮水和護髮素

由於洗髮水或護髮素中含有少許化學物質,因此在洗頭時一定要沖洗乾淨,以免殘留在頭髮上,傷害頭髮和頭皮。

6、擦頭髮時,儘量不要拉扯頭髮

頭髮濕時儘管彈性很大,但也是最容易受傷的時刻。因此,擦乾頭髮時,應用兩條毛巾。一條毛巾用於吸取頭髮中大部分的水,另一條再用來輕輕地擦乾頭髮。

在這裡需要提醒的是,儘量不要使用粗毛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