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

耳朵嗡嗡響竟然是健康亮紅燈

很多女性朋友都有這樣的困擾,上班勞累時,或是生理期時,都有不明原因的耳鳴的現象出現。但是很多女性朋友都以為耳鳴是小事情。其實,耳朵嗡嗡響說明我們的健康亮紅燈。

耳鳴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

耳鳴是一種生理現象,不是一種特定的疾病。一般來說就是覺得耳內有異響,且是持續性的響,卻不知道原因為何。

耳鳴,為聽覺機能紊亂所致,易受疲勞、休息、睡眠、情緒、月經、雜訊、變態反應以及頭部血循環改變等因素的影響而變化,甚至一些食物和飲料都可以成為影響或觸發耳鳴的因素。耳鳴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而是許多疾病中所伴隨的一種症狀。

很多人以為耳鳴只是耳畔的嗡嗡聲、蟬鳴聲,不會有什麼大的危害,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如果長時間的耳鳴,將會使患者的生活、工作產生受到嚴重困擾。

耳鳴可導致患者頭昏腦脹、心煩意亂、情緒急躁、過分憂慮,嚴重干擾患者入睡,因此導致頑固性失眠,嚴重影響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如果任其發展,不及時治療,嚴重者會導致耳聾,臨床因耳鳴不及時治療導致耳聾的患者屢見不鮮。

引起耳鳴的原因很多,全身性疾病和耳局部病變均會導致,醫生需要根據病人的症狀、耳局部情況和相關的檢查來做出診斷並針對性治療,要做到辨病和辨證相結合,這樣才會取得較好的效果。

耳鳴並非全由腎虛引起

不少人認為耳鳴是腎虛引起的,其實不然。早在春秋戰國時代,人們對耳鳴就有認識,歷代醫家對耳鳴病因病機的認識,主要有虛實兩端,實證者,如風熱外襲、肝火上擾、痰瘀內阻等。

多因外感邪氣或臟腑實火上擾或痰瘀阻滯耳竅所致;虛證者,多為臟腑虛損所致,如脾氣虛弱、心血不足、腎精不足、月經不調等,其中主要是脾虛和腎虛,清竅失養而致耳鳴,也就是說,耳鳴與心、肝、脾、肺、腎均有關,非獨腎也。

具體來說,導致耳鳴的疾病有以下幾類。

1、全身性疾病

當腎病、肝膽疾病、糖尿病、結核病、慢性支氣管炎等疾病導致全身功能紊亂時,常會出現耳鳴的症狀。此外,有資料表明,耳鳴可能是冠心病的先兆,因為耳蝸缺血缺氧的耐受性比心肌更為敏感,耳鳴可作為早期心臟病的重要標誌。

因此,一個原來沒有耳鳴症狀的中老年人,在近期內突然出現耳鳴,應及時檢查血壓、血脂及心電圖,以明確是否患有隱性心臟病,有些人原有耳鳴症狀,但近期突然耳鳴加重,也應該及時檢查心臟。

2、身體虛弱

常由於血管張力不足、局部供血差引起,中醫認為是腎虛或氣血虛弱等所致。如屬肝腎陰虛者,平時有頭暈目眩、失眠、腰酸舌質偏紅等症狀,如屬腎陽不足者平時有腰冷肢軟、夜尿較多、舌質偏淡等。

3、神經衰弱

常伴有頭痛、頭昏、失眠、多夢等症狀,這種耳鳴還與憂鬱有關,調節情緒可使之好轉。

4、耳部疾患

患者多有耳病史,耳鳴夜晚加重。根據病變部位不同,分為傳音性耳鳴和感音神經性耳鳴,當外耳有耵聹、異物、炎症腫脹發生阻塞,鼓膜充血、內陷、 穿孔,中耳積液、鼓室硬化症等均可發生傳音性耳鳴。耳的感音部位是內耳耳蝸,如發生內耳震盪、水腫、聽神經瘤等,會刺激內耳耳蝸產生耳鳴。這種耳鳴多為感 音神經性耳鳴。

5、頸部疾患

頸部腫瘤或其它頸部疾病壓迫頸動脈時,可引起受壓側耳鳴。耳鳴的特點為持續性低音調,隨體位變化,耳鳴的程度可有變化。

6、藥物中毒損傷內耳神經

大劑量奎寧、氯奎等藥物,可引起劇烈耳鳴。鏈黴素、卡那黴素等藥物,對聽神經及前庭神經均有損害,可出現耳鳴,若不及時停藥,可發展成耳聾,並難以恢復。耳聾泛指各種致病因素造成單耳或雙耳不同程度的聽力損失,嚴重者可致全聾。耳鳴與耳聾二者既可單獨存在,也可並存,一般說來,長期耳鳴會導致耳聾,即所謂“鳴者,聾之初,聾者,乃鳴之漸”。其實耳鳴、耳聾的治療方式有很多種,但是最關鍵一定是要找到“源頭”,然後對症下藥。當然,耳鳴患者的日常預防和保健更為重要,避免雜訊刺激,減少使用耳機等。

耳鳴是耳聾的徵兆,久鳴必聾需重視

耳鳴患者輕型僅表現為影響睡眠,很多人對其沒有足夠的重視。然而久鳴必聾,耳鳴是耳聾的先兆,需高度注意。

據瞭解,由各種耳病如聽神經瘤、梅尼埃病等引起的耳鳴,開始時僅表現為由耳鳴引起的精神痛苦、煩躁不安、失眠,但這只是表面現象,如果任其發展,不及時積極治療,則可能導致耳聾。所以,當發生耳鳴現象,尤其是長期持續性耳鳴時,一定要積極尋求治療,休息、調整情緒、注意飲食、針對用藥,才能避免病情繼續發展,盡最大程度的避免耳聾的發生。

原因不明的耳聾

突然發生的原因不明的聽力下降,數日內聽力迅速喪失達到高峰者,很可能是突發性耳聾,應儘快到專科醫院就診,檢查純音聽閾測試,也就是查聽力,一旦確診為突發性耳聾,就要及早積極治療。

突發性耳聾發病急,進展快,治療效果直接與就診和治療時間有關。患者需要選擇專業醫院及早診治,避免因盲目用藥對聽力造成破壞性治療,導致不可修復的損傷。在突發性耳聾早期積極激素治療是必須的,對恢復聽力很有必要,患者無需“聞之喪膽”。

常見三種耳病合併耳鳴

造成耳鳴的病因很複雜,專家指出,耳鳴常常不是孤立出現的,聽力下降的時候,常常會伴有耳鳴。大概90%的人聽力下降到一定程度都會耳鳴。在臨床上,比較常見而且找得到原因的耳鳴有以下三種情況:

(1)耳硬化症

耳硬化症中,女性患者比較常見,她們很多時候是因為耳鳴來就診。專家說,病人大多數不會一下子就感覺到耳鳴,而是病程長了,聲音傳不進耳朵裡去,外面聲音的掩蔽作用消失之後就表現為耳鳴。

給病人做檢查會發現其鼓膜是完好的,但是鐙骨底板卻固定了,不再隨聲波震動,這便出現了傳導性聾,這種病稱之為耳硬化症。吳佩娜說,給病人實施 人工鐙骨置換術,糾正耳聾的同時,耳鳴也有80%的緩解。有意思的是,病人手術醒過來就發現變聰明了,能聽得到,也沒有耳鳴了。

(2)慢性中耳炎

由於中耳病變產生的耳鳴,像這種情況,糾正中耳的病變,耳鳴是可以減輕的,這可以說是門診中最常見的耳鳴病因。

專家說,慢性中耳炎的手術並不是針對耳鳴,而是鼓膜穿孔。因為炎症會毒害到內耳,引起神經性聾,聽不見的同時還耳鳴。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中耳 炎不去修補不做手術,引發膽脂瘤型中耳炎,還會導致眩暈、面癱甚至是顱腦膿腫等,所以中耳炎的病人一定要治療,當聽力重建成功,耳鳴有相當一部分就消失 了。

(3)神經性聾

幾乎90%以上的重度神經性聾會伴有耳鳴。但是這類病人聾占主導,關注點放在聾上,只是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病人會聽到耳鳴。吳佩娜說,曾經有位病 人,40多歲時兩隻耳朵都聾了。他本身就有耳聾家族史,父親和兄弟都是在30來歲就起病,雙側聽力在幾年內就急速下降為重度耳聾,沒法完成正常對話,只能 聞其聲不能辨其音,對方大聲說話他都聽不清楚在說什麼,只聽到自己嗡嗡聲。

耳鳴本身雖然不是一種疾病,但它是許多疾病的預警信號,所以說有耳鳴的現象發生千萬不能大意,應及時去醫院檢查診斷。今天和各位女性朋友瞭解了一下耳鳴的一些相關事項,希望以上內容能夠説明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