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3個做菜陋習破壞營養,很多老人都在錯

也許是學習的,也許是自己養成的習慣,總之這些不良的做菜習慣大大的損害了食物的營養,很多人都是這麼做,要注意了。

3個常見的做菜陋習

1、先切菜再洗菜

很多人的習慣是,先切好菜再洗,感覺一遍洗淨後就可以直接入鍋,很好。可是這是很不好的習慣,蔬菜切開後與水的接觸面積會大大增加,易使B族維生素、維生素C等水溶性維生素和部分礦物質大量流失。

正確做法:先仔細清洗蔬菜,將水分控幹,再切好。

2、將菜切碎後再用水焯

有些蔬菜在煮之前或者吃之前,需要先用熱水焯過一遍,很多人的做法是切碎了再焯,這是會讓菜香流失,而且會導致維生素和礦物質損失。

正確做法:儘量少切,或者切成大段,盡可能保留營養。

3、做菜先過油

有些人在做菜之前會先過油,這樣菜煮起來更有色澤,但是這樣的烹飪方式會導致攝入的油脂超標,破壞蔬菜本身的營養,同時還可能產生致癌物。

正確做法:對於蔬菜,採用清炒的方式是最能保護營養的,而且健康。

溫馨提示:建議大家少吃過油菜、煎炸菜,烹調蔬菜多用白灼、清炒、涼拌和清蒸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