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當心這15種菜比砒霜還毒 千萬不要吃

許多人認為有毒的植物大多是陌生的野生植物,其實不然,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糧食作物、油料作物、蔬菜、水果等食用植物中也有些可能引起中毒的因素。下面介紹幾種常見的食用有毒植物。

木薯

儘管木薯的塊根富含澱粉,但其全株各部位,包括根、莖、葉都含有毒物質,而且新鮮塊根毒性較大。因此,在食用木薯塊根時一定要注意。木薯含有的有毒物質為亞麻仁苦苷,如果攝入生的或未煮熟的木薯或喝其湯,都有可能引起中毒。其原因為亞麻仁苦苷或亞麻仁苦苷酶經胃酸水解後產生游離的氫氰酸,從而使人體中毒。

一個人如果食用150~300克生木薯即可引起中毒,甚至死亡。要防止木薯中毒,可在食用木薯前去皮,用清水浸薯肉,使氰苷溶解。一般泡6天左右就可去除70%的氰苷,再加熱煮熟,即可食用。

木薯

四季豆

如果四季豆未煮熟,豆中的皂素會強烈刺激消化道,而且豆中含有凝血素,具有凝血作用。此外四季豆中還含有亞硝酸鹽和胰蛋白酶,可刺激人體的腸胃,使人食物中毒,出現胃腸炎症狀。為了防止出現四季豆中毒,一定要將四季豆煮透、煮熟。

四季豆

十字花科類蔬菜

主要包括以下這些菜,白菜類:小白菜、菜心、大白菜、紫菜薹、紅菜薹等;甘藍類:椰菜、椰菜花、芥藍、青花菜、球莖甘藍等;芥菜類:葉芥菜、莖芥菜(頭菜)、根芥菜(大頭菜)、榨菜等;蘿蔔類;水生蔬菜類。怎樣處理這類蔬菜呢?在烹製此類蔬菜時,可用沸水先焯一下再食用。

青菜中的薺菜、灰菜等野菜都含有大量亞硝酸鹽。如果人體攝入過量亞硝酸鹽,可將人體內正常的血紅蛋白氧化成高鐵血紅蛋白,此外,亞硝酸鹽還可阻止氧合血紅蛋白釋放氧,從而引起組織機體缺氧,使人發生中毒。

那麼,怎樣才能預防亞硝酸鹽中毒呢?其實很簡單,一定要讓家人食用新鮮菜,煮熟的菜不宜久悶存放,醃菜應在醃制一個月以後洗滌後才可食用。

十字花科類蔬菜

馬鈴薯

馬鈴薯是家庭餐桌上經常食用的蔬菜之一,但它含有毒成分茄堿(馬鈴薯毒素、龍葵苷),馬鈴薯全株都含有這種毒素,不過,各部位含量不同,成熟馬鈴薯含量較少,一般不引起中毒,而馬鈴薯的芽、花、葉及塊莖的外層皮中卻含有較高的茄堿,馬鈴薯嫩芽部位的毒素甚至比肉質部分高幾十倍至幾百倍。未成熟的綠色馬鈴薯或因貯存不當而出現黑斑的馬鈴薯塊莖中,都含有極高的毒性物質。

為了防止馬鈴薯中毒,我們可將馬鈴薯貯藏在乾燥陰涼的地方,防止發芽。吃時,如果發現發芽或皮肉呈黑綠色時,最好不要食用。

馬鈴薯

未成熟的番茄

它含有一種叫做龍葵的有毒物質,食用後可出現噁心、嘔吐、頭暈、流涎等中毒現象。如果生吃,危害更大。

未成熟的番茄

無根豆芽

有的豆芽(特別是黃豆芽)在生產時施用了除草劑,使生長出來的豆芽粗壯而無根。除草劑中含有致癌等物質,而無根豆芽中就吸收了這種毒物。因此,這種無根豆芽不宜食用。

無根豆芽

久存的老南瓜

含糖量高,並且由於儲存時間過久,易使瓜肉發生無氧醇解,並使瓜質改變,食用後不利於健康。

久存的老南瓜

腐爛的生薑

腐爛的生薑會產生一種很強的毒素——黃樟素,人吃了能引起肝細胞中毒,損害肝臟功能。因此,選購生薑時,要選新鮮、外形完整、無黴變和無腐爛變質的大塊鮮薑。

腐爛的生薑

新鮮木耳

新鮮木耳中含有一種叫做卟啉類的對光線敏感的物質。人食用後,皮膚經光線的照射可以引起皮炎,出現瘙癢、水腫、疼痛,個別人還會因咽喉水腫而發生呼吸困難。因此,只有選購幹木耳,水發後再食用才安全。

新鮮木耳

新鮮黃花菜

黃花菜又被稱為金針菜,是人們喜愛的菜肴之一。但黃花菜中含有秋水仙堿,如果人體攝入秋水仙堿後,會在人體組織內被氧化,生成二秋水仙堿。而二秋水仙堿是一種劇毒物質,可毒害人體胃腸道、泌尿系統,嚴重威脅健康。一個成年人如果一次食入鮮黃花菜50~100克即可引起中毒。

要防止出現鮮黃花菜中毒,可將鮮黃花菜在沸水中稍煮片刻,再用清水浸泡,就可將大部分水溶性秋水仙堿去除。也可將鮮黃花菜煮熟、煮透,再烹調食用。

新鮮黃花菜

鮮蠶豆

蠶豆種子中含有巢菜堿苷,人食用這種物質後,可引起急性溶血性貧血(蠶豆黃病)。春夏兩季吃青蠶豆時,如果烹製不當,常會使人發生中毒現象。而且一般在吃生蠶豆後4~24小時後發病,症狀為全身乏力、貧血、黃疸、肝腫大、嘔吐、發熱等,若不及時搶救,會因極度貧血而死亡。為了防止出現蠶豆中毒,最好不要吃新鮮的嫩蠶豆,而且一定要煮熟後再食用。

鮮蠶豆

腐爛蔬菜

在強菌作用下,腐爛蔬菜中的硝酸鹽還原成亞硝酸鹽。這種物質進入人體後,可使血液失去攜帶氧氣的功能,造成人體缺氧,引起頭痛、頭暈、噁心、嘔吐、心跳加快、抽筋等症狀。

腐爛蔬菜

未醃透的鹹菜

蘿蔔、雪裡、白菜等蔬菜中,含有一定數量的無毒硝酸鹽。醃菜時由於溫度漸高,放鹽不足10%,醃制時間又不到8天,造成細菌大量繁殖,使無毒的硝酸鹽還原成有毒亞硝酸鹽。特別提示:但鹹菜醃制9天后,亞硝酸鹽開始下降,15天以後則安全無毒。

未醃透的鹹菜

變質白木耳

腐爛變質的白木耳會產生大量的酵米麵黃桿菌,食用後胃部會感到不適,嚴重者可出現中毒性休克。

變質白木耳

大豆

由於生大豆中也含有毒成分,因此,如果豆漿未煮熟時就食用,也可引起食物中毒。特別是將豆漿加熱至80℃左右時,皂素受熱膨脹,泡沫上浮,形成“假沸”現象,其實此時存在於豆漿中的皂素等有毒害成分並沒有完全破壞,如果飲用這種豆漿即會引起中毒,通常在食用0.5~1小時後即可發病,主要出現胃腸炎症狀。

為了防止飲用生豆漿中毒,在煮豆漿時,出現“假沸”後還應繼續加熱至100℃。煮熟的豆漿沒有泡沫,而且消失的泡沫也表明皂素等有毒成分受到破壞,然後再用小火煮10分鐘左右,這樣即可達到安全食用的目的。

大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