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疾病

放了這處血竟治好了許多病

放血療法,廣泛存在於中醫學之中,是人類對生命、醫療行為的探索方式。放血療法古代稱為“刺絡”,有開竅泄熱、活血消腫的作用。

“放血”是中醫古老而有效的“去火”方法,當然放血的部位並不局限於耳尖,只是因為耳尖相比耳穴其他放血部位更容易定位和操作,疼痛也相對較輕,故使用最為廣泛耳尖放血。

耳尖穴是經外奇穴,有退熱消炎、止痛及具有祛風清熱、清腦明目、鎮痛降壓的作用。卷耳取尖上即是。 採用耳尖穴放血能瀉火、解毒、活血、散瘀及調和陰陽。

中醫古籍中對於耳的記載:

《靈樞•口問》雲:“耳為宗脈之所聚”。

《雜病源流犀燭》亦雲:“肺主氣、一身之氣貫於耳”。

《素問、臟器發時論》也指出:“肝病者„„虛則耳無所聞。”

具體操作及功效:

【標準定位】在耳郭的上方,當折耳向前,耳郭上方的尖端處。屬經外奇穴。 【取穴】正坐位或側伏坐位,在耳郭的上方,當折耳向前,耳郭上方的尖端處。

【功用】清熱解毒祛風,解痙止痛。

【主治病症】高熱,爆發火眼,目赤腫痛,急性結膜炎,角膜炎,青春痘,高血壓,口眼歪斜,失眠,咽喉腫痛,偏正頭痛,麥粒腫,舌痛,濕疹等

【工具】針灸針、三棱針,一次性注射針頭、刺血筆等

【操作】直刺0.3--0.5寸,或用三棱針點刺出血。可灸。

局部用75%酒精棉球常規消毒,用三棱針或注射針頭對準耳尖穴,左手揉按,使局部充血,右手持針速刺,用酒精棉球擦其針孔,左手反復擠壓,如此數次,出血量達3-5滴即可。

主治病症:

【口唇皰疹】

把耳尖穴消毒,用三棱針或注射針頭點刺出血,擠出5-8滴血後,用幹棉球壓迫止血即可,每日1次,治療3-5天能結痂而愈。 急性扁桃體炎屬中醫“風熱乳蛾”範疇。本病多因細菌感染而發,主要症狀為咽部紅腫,以扁桃體最顯著。

【麥粒腫】

將患眼同側耳尖穴常規消毒,用三棱針或注射針頭在耳尖穴放血2-3滴,每日1次,2-5次即可。

【發燒高熱】

這是耳尖點刺放血最常用最有效的適應症,適用於感冒、肺炎、扁桃體炎所引發的高熱,尤其是在以上疾病經過幾天後仍持續高熱的情況下,用耳尖放血常可迅速退熱,有時針刺一二次放血即可。(可結合十宣、大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