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養生

秋季皮膚乾是自然形象?恐怕是你做錯了這些

九月開始,皮膚開始變幹了。皮膚乾燥容易引起脫皮、臉緊繃的感覺,甚至皮膚表面粗糙。一旦乾燥了,你就必須考慮日常護膚是不是需要改變,像物理去角質,酒精,和泡沫潔面乳會讓皮膚變得更糟。日常護膚,這五個壞習慣更讓皮膚更幹。

1.使用肥皂或洗面乳。

洗臉洗不對會讓皮膚更乾燥。有一些洗面乳適合中性和油性皮膚,對幹皮的人來講就太幹了,會將皮膚上的油脂帶走。有些爽膚水、面膜和治痘痘的產品也有同樣問題。推薦使用溫和的洗面乳或皂基,有些卸妝油能將面部油垢清除,並不帶走水分。

2.洗澡時水太熱。

熱熱的蒸汽淋浴可以讓人感覺放鬆,但也會讓皮膚乾燥發癢。熱水會吸走你皮膚上的油脂,讓皮膚發幹。因此,洗澡時最好調一個不冷不熱的溫度。還建議在室內買一個加濕器,有助於平衡空氣裡的濕度。

3.護膚的順序錯了。

補水只是一半,對乾燥的皮膚來講,還需要保濕鎖水。多步護理是關鍵。洗完臉後,可以先用保濕精華,然後用面霜,這能較長時間滋潤你的皮膚。如果還覺得幹,最後加點橄欖油。玫瑰果油或椰子油更適合晚間及冬季保濕。

4.使用去角質產品。

很多人會用去角質的產品,像帶顆粒狀的洗面乳的來去死皮。事實上,過度清潔對嬌嫩、乾燥的皮膚傷害很大。推薦使用富含α-羥基酸的產品去角質。對面部肌膚來說,乙醇為基礎的乳霜或溫和的AHA的對幹皮最好。

5.購買以酒精為主要成分的護膚品。

對敏感肌和幹皮來講,都不應該選擇含酒精的護膚品(提到這個,小編首先想到了雪肌精……),裡面的成分會讓你的皮膚減少水分。以酒精為主要成分的護膚品品真的很擅長通過油破壞皮膚屏障,導致皮膚更幹。皮膚乾燥不同於濕疹和牛皮癬,它們會癢,有凸起,皮膚發紅等。如果皮膚乾燥困擾的不僅僅是你的臉,它可能是一個東西的內部失衡的跡象。幹性皮膚可有甲狀腺功能低下、糖尿病的跡象!

秋季皮膚乾調理方法

多喝水是潤膚大前提

多喝水是保持皮膚潤滑柔軟的首要前提。進入秋季後,人們更應注重調節身體和保健養生,而養生保健更是以肺臟保健列為首位。 調查發現,多喝水是秋季養肺最簡單的一招。秋季氣候乾燥,人體會大量損耗水分。據測算,人體皮膚每天蒸發的水分約在600毫升以上,從鼻腔呼出的水分也不下300毫升。為及時補足這些損失,秋天每日至少要比其他季節多喝水500毫升以上,以保持肺臟與呼吸道的正常濕潤度。

此外,還有一種直接從呼吸道“攝”入水分的方法,即通過吸入水蒸汽而使肺臟得到水的補充和滋潤。方法很簡單:將熱水倒入茶杯中,用鼻子對準茶杯吸入,每次10分鐘左右,早晚各一次即夠。有條件的話還要強化洗澡概念,因為皮膚為肺的屏障,秋燥最易傷皮,進而傷肺。洗浴有利於血液迴圈,使肺臟與皮膚氣血流暢,發揮潤膚、潤肺之作用。

皮膚乾燥多吃胡蘿蔔

胡蘿蔔是一種質脆味美、營養豐富的家常蔬菜,人們對它保護視力的功能並不陌生,但在乾燥的季節裡,吃些胡蘿蔔,還有滋潤皮膚的作用。 胡蘿蔔含有豐富的β-胡蘿蔔素,它在小腸內可以轉化成維生素A。維生素A對皮膚的表皮層有保護作用,可使人的皮膚柔潤、光澤、有彈性,因此又被稱為“美容維生素”。飲食中如果缺乏維生素A,會引起皮膚乾燥,角質代謝失常,易鬆弛老化。

正確的食用方法:胡蘿蔔用油炒,或和其他含油脂類食物同食,可達到加倍滋潤的效果。此外,還可將胡蘿蔔切成塊,加入調味品後,與豬肉、牛肉、羊肉等一起燉,但注意烹調過程中不可放醋,因為醋會破壞β-胡蘿蔔素,明顯降低胡蘿蔔的營養價值。

“潤”果汁之石榴汁

每當秋季,石榴就經常大張旗鼓的出現在超市里。石榴的果實色彩繽紛,紅如瑪瑙,白若水晶。用石榴榨汁,喝起來酸甜爽口,並且還有"禦饑療渴,解酲止醉"之功。除了對身體有很好的"潤"作用之外,石榴汁還是一種比紅酒、番茄汁等更有效的抗氧化果汁,並且效果持久。

養肺潤膚好手:黑芝麻

黑芝麻中蘊含豐富的維生素E,秋季中的它對肌膚的"潤"作用更是不可忽視。它對肌膚中的膠原纖維和彈力纖維有"滋潤"作用,從而能改善、維護肌膚的彈性;除此之外,黑芝麻還能促進肌膚內的血液迴圈,使其得到充分的營養物質與水分,從而能達到柔嫩與光澤雙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