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常識

健康常識

足部健康要重視,這些疾病早預防!

老厚繭、水泡、浮腫、香港腳,生活中是不是總會為了腳上的各種小問題而糾結?不要擔心,下面就羅列了一些常見的足部疾病以及應對小方法,馬上解決你的煩惱。

1·老繭

產生原因:喜歡穿硬底鞋,很少用熱水、浴鹽泡腳,從不做腳部去死皮和按摩的工作。

解決方法:可以在晚上用43℃左右的熱水浸泡雙腳,用一塊浮石或腳皮銼輕輕在老繭處摩擦,像你給身體其他部分去角質一樣。然後用上潤膚露,用保鮮膜包住睡覺,含果酸或者維生素A的產品會更有助於皮膚的更新,第二天清晨,腳部就會變得柔嫩細滑。

需要就醫:如果總是在同樣的位置出現厚繭,那你需要請醫生檢查一下,是不是足弓問題。骨骼的畸形會使得此類問題反復發作。

2·浮腫

產生原因:血液迴圈不暢、過度疲勞、襪口過緊。

解決方法:使用熏衣草舒緩,蘊含熏衣草精華油及薄荷醇精華的舒緩潤足霜,能夠有效緩解足部肌膚於日間所承受的壓力,配合滋養肌膚的乳木果油,能令雙足倍添舒適暢快的感覺。黑色指甲油也能讓足部看起來瘦很多。

3·雞眼

產生原因:長時間穿著過窄過緊的高跟鞋站立或行走,穿硬底鞋。

解決方法:神奇清涼油,將雞眼上的硬皮用小刀小心地刮去,然後塗抹上清涼油,之後用點燃的蠟燭隔著兩公分左右的距離進行烘烤,以使清涼油完全滲入雞眼內,一周連續治療,雞眼便可以自然脫落。或者可以自備雞眼護墊,柔軟的海綿質地,能夠有效減輕鞋對腳趾的壓力,舒減雞眼痛楚,而且攜帶十分方便。

4·拇外翻

產生原因:先天因素如前腳內翻、第一蹠骨過短等,後天因素包括喜歡穿過尖過窄的鞋子,走路姿勢不正確等。

解決方法:多穿軟底軟面拖鞋。大多數大腳拇指外翻的情況都是由於鞋選的不合適,過度擠壓腳部所造成的,因此,平時就應該注意選擇鞋頭較為寬闊的方頭或圓頭鞋,而回到家中也應儘量選擇柔軟的毛絨質地拖鞋。

5·疣(瘊子)

解決方法:疣是一小塊皮疹,周圍有角質環,一般發生在受壓的位置。你需要的是含有水楊酸的產品,一般去痘的凝膠裡都有水楊酸,用棉片敷在疣的位置。

需要就醫:如果兩個月後疣還在,而且觸痛明顯,或者越長越多,那就去醫院吧,嚴重的疣可以用鐳射去除。

6·水皰

產生原因:如果鞋不合適,對皮膚的摩擦和擠壓會導致組織液滲出,形成水皰。

解決方法: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換雙平時最合腳的鞋,以免症狀加重。如果水皰已經磨破了,就抹上抗生素軟膏,然後再敷一層甘油,最後貼上創可貼或者用紗布和繃帶覆蓋創面。甘油能幫助保持傷口濕潤,但又不會太濕,這會給表皮一個加快癒合的好環境。

需要就醫:如果水皰發紅發癢,或有膿性物質滲出,或者超過1周了還沒好,甚至結痂之後又加重了,都需要去醫院。

7·趾甲內生

產生原因:修趾甲的時候如果剪得太深,會改變趾甲的生長角度,讓你走路的時候總覺得腳趾疼。

解決方法:把腳泡在熱水裡,10 分鐘後把趾甲的邊緣修平直,做到一天兩次。

需要就醫:如果腳趾發紅,甲床邊緣有液體滲出,或者修甲兩天后趾甲床還是覺得堅硬,沒有任何改善,那就需要就醫。

8·腳癬

產生原因:這可能是我們最常見的足部煩惱之一了,所以電視廣告也常能看到此類產品的狂轟亂炸。它俗稱“香港腳”,實際上就是一種真菌感染,所以在潮濕的香港更常見。冬天日曬少,腳又沒有出來透氣的機會,會使真菌存活得更久。

解決方法:購買含有特比萘芬的產品,會更有針對性。千萬別用含激素的產品,雖然它止癢效果不錯,但會削弱皮膚自我防護的功能,讓真菌感染加重。

需要就醫:如果症狀已經兩周以上還沒有好轉的跡象,或者皮膚開裂,甚至有傳染到趾甲的趨勢,那你就需要更專業的處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