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降血糖和改善記憶各需走多久?散步時間決定不同效果

大家都知道,生命在於運動。這通常是指,鍛煉可以改善身體機能,所以它又被叫做“體育”。

刊登於《神經學》期刊的最新研究指出,鍛煉還能改善大腦和神經,只要每週進行3次時間達到一小時的散步,就能“走”掉癡呆症,甚至那些已經發生阿爾茨海默的患者,也能逆轉。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科學家針對74歲以上年齡長者研究發現,只要每週堅持三次、每次一小時以上的鍛煉,不僅可以預防未來出現認知障礙問題,而且已經發生的症狀也能得到改善。

不僅散步可以,其他運動也有類似效果。堅持這種鍛煉模式的志願者,認知得分提高了1.7分。

《糖尿病學》期刊的另一篇論文則建議人們,每一餐飯後散步10分鐘,對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可以降低血糖,保持健康。

紐西蘭奧塔哥大學的研究發現,早午晚餐後都散步10分鐘,效果比一次過散步30分鐘更好。受測者散步後,血糖指數立即下降了22%,這比一天只散步一次的效果好12%。

這樣的好處不僅限於糖尿病患者,該期刊的文章指出,英國劍橋大學和倫敦大學學院聯合調查發現,如果健康人每週有5天能散步30分鐘,那麼未來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降低26%,而且鍛煉得越多,效果越大,如果一天鍛煉一小時,則風險降低多達40%。

()獨家專稿,歡迎分享,請點擊獲取授權。
投稿及合作請聯繫:020-85501999-8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