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一分鐘判定你缺了哪種維生素

我們每天都會從飲食中獲取豐富的營養物質,如蛋白質、維生素等,如果身體缺少維生素會出現怎樣的後果呢?來看看身體的症狀與維生素之間的關係,這樣就能提前預防身體不適症狀的發生。

 

1.容易暴躁,發怒

這種情況是缺乏鐵質。

鐵是能夠促進體內製造紅血球細胞的重要元素,缺鐵不但會貧血,還會讓你變情緒化、容易發脾氣。

肉、雞蛋、堅果、綠色蔬菜都是富含鐵質的食物,並多補充維生素C來促進鐵的吸收。

2.味覺減弱,食之無味

這是缺乏鋅元素的表現。

人體缺乏鋅元素免疫力會降低、食欲不振、掉發、味覺功能退化等。如果發現常常吃東西覺得沒味道,就要小心可能是體內缺乏鋅的徵兆。

多吃牛肉和羊肉,其中含有豐富的鋅元素。

 

3.嘴破、口炎

缺維生素B2。

嘴部周圍有裂縫、或發炎破洞情形時,是由於體內缺乏能説明修復組織傷口的維生素B2。

每天喝250毫升牛奶就能幫助補充,植物性食物如有香菇、木耳、花生、芝麻、杏仁等也有豐富維生素B2。

4.胃部感覺不適

缺維生素A。

維生素A不但是保護靈魂之窗的重要元素,也能説明在呼吸道和腸胃自然形成一層保護膜,防止細菌或有害物質直接侵害身體。

因此維生素A不足,除了對眼睛不好,也會侵害呼吸道與胃腸。

每天吃點紅蘿蔔、或是每週吃1~2次動物肝臟也是補充維生素A的方法

 

5.全身酸痛

缺乏維生素D。

維生素D是促進骨骼生長、牙齒健全的重要物質。維生素D缺乏的人,就容易引起慢性疼痛。

每週吃2份油性魚類如鮭魚、沙丁魚等,再加上適時曬點日光才能保證體內有充足維生素D。

6.腳踝浮腫

缺乏鉀。

鉀是調節體內血液和體液的酸堿平衡、維持體內水分平衡與滲透壓穩定的重要元素。

適量吃香蕉補充高量鉀,可防止抽筋,每天吃定量的蔬菜水果也能補充足夠的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