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健康

入秋養肺是要務 中醫薦食療方

入秋先養肺

秋天,咳嗽若沒有及時控制住,很容易向肺部發展,演變為支氣管炎、肺炎。為什麼肺部在秋季這麼容易受傷呢?這跟秋天的氣侯有很大的關係。

肺在人體胸的上中部,中醫謂之“華蓋”,意思是肺像一把很華麗的大傘遮蓋著五臟六腑。在胸腹之中,肺臟位居最高,主持呼吸,上通喉嚨,開竅於鼻。鼻是呼吸出入的門戶,首當其衝的接受外界各種氣候的刺激和影響,凡是寒風暑濁,煙塵彌漫,毒邪燥烈之氣皆通過鼻而吸入於肺。

肺為“嬌”髒,喜潤惡燥,主皮毛,朝百脈。但在四季氣候中,秋天突出的特點就是“燥”,秋季燥氣與肺喜潤嬌嫩之性相違背,所以,秋季人們易患咽喉部、呼吸道疾病。故中醫認為,秋季應養肺。

藥食兩用 止咳養肺

秋天,有止咳作用的食物和藥物很多,而最有特色的,藥食兩用的“佳品”是百合和羅漢果。

百合

中醫認為,百合能補益心肺。有肺虛咳嗽、乾咳無痰,或者感受秋季燥而感冒咳嗽者,都適宜吃百合。晚上容易失眠、心神不寧時,也可以吃百合。現代研究發現,百合中營養很豐富,有蛋白質、維生素、胡蘿蔔素等,其中胡蘿蔔素對防癌也有一定用處。

吃百合的方法很多。可以當菜肴吃,如薺菜炒百合,先將薺菜切成末,與百合瓣共炒,稱得上是美味佳餚,特別適宜于肺病患者食用。也可以煮粥吃,如百合與糯米製成百合粥,放上一點糖,不僅可口,而且安神,有助於睡眠。還可以用百合、蓮子和紅棗共煮成羹,可當點心吃,也有補益安神作用。

百合品種較多,入藥乙太湖百合為佳,對身體有補養作用,素有“太湖參”之美稱。

羅漢果

為葫蘆科藤本植物羅漢果的成熟果實。我國廣西、廣東、海南島、江西等地均有栽培。秋季收穫置地板上8~10天,使果皮由青綠轉黃,微火烘乾,刷去毛待用。羅漢果味甘,性涼。歸肺、大腸經。能清熱止咳、利咽喉、潤腸燥。

若是肺熱咳嗽、百日咳、咽喉痛、失音,可單用羅漢果,或與柿餅配合,煎水服。若用於腸道燥熱、大便秘結,除了單用本品外,還可與膨大海配合,煎水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