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5秘訣+2食療改善寒濕體質

老是覺得睡不飽,又怕冷還會有水腫的症狀。那是因為冬天到了很多人就容易形成又濕又冷的“寒濕體質”。

 

1.寒濕體質的表現症狀

(1)大多數濕寒體質的人,身體就是比較虛弱的,舌頭上會有一層白苔。這種體質的人免疫力較差,容易受外邪侵犯而感染、感冒生病。

(2)經常會大便稀軟不成形,容易腹瀉或是吃到寒涼食物就拉肚子。

(3)因為體虛而來的寒濕體質,陽氣不足,身體代謝率較差,不僅有怕冷、容易手腳冰冷、疲倦、嗜睡,卻總是感覺有睡不飽的情況。

(4)身體也會因體內水濕過多、難以排出,容易出現水腫和虛胖的現象

 

2.五大習慣危害寒濕體質

(1)飲食偏好生冷寒涼的食物;長期居住陰冷潮濕的環境;

(2)常常淋雨、洗頭不吹幹;

(3)不喜歡運動,動太少又缺乏流汗,容易累積寒濕。

(4)長期勞累過度的人,容易造成脾虛、腎虛體質,身體無法正常排除體內水濕,就會造成體內寒濕積聚。

3.遠離寒濕體質,冬季保健5+2

【冬日保健5秘訣】

(1)冬日外出儘量戴帽與口罩,頭部相較於其他部位更易受寒邪侵襲,其次則為呼吸道。

(2)減少冷水洗手、不赤腳踏冷地板,寒濕體質的人若不避寒濕,容易產生筋骨關節疼痛。

(3)少吃寒涼食物,冬季多吃溫熱性食物,有助增加體內動能。

(4)平日可多熱敷腹部,熱敷有助提升陽氣,幫助驅散體內寒濕。尤其有痛經、不孕問題的女性,有助改善婦科疾患。

(5)冬日適當溫泉洗浴,蒸騰的溫泉熱氣可發散寒濕。

 

【祛濕推薦茶飲】

(1)肉桂蜂蜜茶

材料:肉桂粉1茶匙、蜂蜜適量。

煮法:以500cc滾水加入肉桂粉,待水溫稍涼之後再調入蜂蜜,攪拌均勻,溫服。

作用:補陽散寒暖胃,適合氣虛、陽虛體質,用來益氣補陽來驅散寒濕。

(2)芡實薏仁茶

材料:薏米、芡實、山藥、蓮子、赤小豆、槐米

做法:將薏米仁和芡實、槐米等炒熟,加入水中熬煮,燒開後加淡竹葉、馬齒莧和綠茶,一起熬煮1小時左右。

(3)黑豆薑棗茶

材料:炒黑豆、生薑帶皮切片3片、紅棗3顆。

煮法:炒黑豆與700cc.開水同煮,水滾後轉中小火,再加入生薑片、紅棗同煮20分鐘。

作用:補腎利水散寒,適合脾腎虛寒濕、容易水腫者,可直接利水散寒

作用:調理濕邪、健脾胃,對虛胖者起到重要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