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燙傷了怎麼辦?6個處理誤區,還有很多人用

儘管小心警惕,生活中還是免不了被燙傷,尤其是小孩子,好奇心重,什麼都想碰一碰。被意外燙傷,很多家庭都有緊急處理方法,有些老人家甚至有一些“土方”能防燙後留疤,這些方法中有好的,也有不可取的,6個處理誤區我們要瞭解。

常見誤區一:燙後塗牙膏或者醬油

小時候就有個燙後塗醬油的經歷,幸好並沒有留下黑疤。不管是塗醬油,還是牙膏和紫藥水,都不利於處理燙傷創口。只會增加傷口感染的機會,也會增加醫生觀察創面的難度。

常見誤區二:燙出的小泡要挑破

被燙出水泡了,總以為戳破它,傷口就結疤就好了。殊不知,挑破水泡給了細菌感染的機會。如果水泡過大需要挑破,一定要用對針進行消毒,避免細菌感染。

常見誤區三:燙後不能用自來水沖

很多人覺得自來水都是細菌,燙後沖涼水怕傷口感染,其實燙後淋水是最有效的局部降溫方法,沖洗得越快越好。

常見誤區四:燙後不覺得痛,就不嚴重

燙後沒什麼痛感,說明情況不嚴重?這是錯誤理解。因為燙傷後第一損傷的是皮膚表皮再到皮膚中層,痛覺神經被破壞了才會感覺不到疼痛。因此,感覺不痛可能是燙壞了神經,已經損傷到深層的組織,應及時到醫院處理。

常見誤區五:燙後要多喝水

燙傷患者常會覺得口渴,因此很多人會直接喝水,這是不可取的,可能會引發腦水腫和肺水腫等併發症。可以給患者喝淡鹽水,採用少量多次的方式喂水,防止休克。

常見誤區六:天氣熱嗎,燙傷後不用包紮

夏天天氣炎熱,包紮可能會讓傷口包膿,因此很多人選擇不包紮。但是皮膚破損,不是包紮會使得細菌容易感染傷口。建議做無菌敷料包紮,能起到保護的作用。

燙傷後怎麼辦?記住五個字:沖、脫、泡、蓋、送。沖,就是及時沖涼水;脫,燙傷時若穿著貼身衣服,要小心脫除或剪掉;泡,疼痛明顯者可持續浸泡涼水30分鐘左右;蓋,將傷口包紮好;送,燙傷嚴重者要及時送往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