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天氣冷就會得流感?5個關於流感的迷思

迷思1:打疫苗即可100%預防流感?

打流感疫苗可降低感染風險但並不能100%預防流感,許多人認為施打後就可以不用擔心感染,因此不注重衛生習慣與作息,反而成為感染高危險群。其原因在於,每一季的流感疫苗株,必需視是否與現行的流行性病毒株型別相符,加上個人體質與免疫系統的好壞,都有相對的影響與關聯。

迷思2:流感是目前最流行的感冒?

從字面上的意思來看,似乎真的是如此。不過,流感病毒其實一年四季都存在,只是仍以秋冬時節較易發生流行。造成人類感染的流感病毒分為A、B、C型三種,其中A、B型容易造成季節性的流行,其症狀往往比一般的感冒還要嚴重。

迷思3:感冒治不好會變成肺炎?

感冒的症狀持續惡化,的確有可能會轉為肺炎,但並不是絕對。反觀,流感引起肺炎併發症的機會較大,除了由流感病毒引起的肺炎,也可能併發其他細菌感染而造成細菌性肺炎。

迷思4:感冒治不好就會變成流感?

形成感冒的病毒有上百種,和流感病毒不一樣。一般來說,流感的症狀會比一般感冒還要嚴重,病期也較長,長則需要2個星期才會痊癒,關鍵還是在於,兩者的致病原是不同的病毒,所以並不會有相對的關係。

迷思5:天氣冷就會得流感?

每當氣象局發佈冷氣團公告,許多就開始擔心會患流感,覺得要多穿一點、不要吹到冷風,才不會生病。其實,流感是借由打噴嚏或咳嗽時的飛沫傳染,並不因為天氣寒冷造成,至於為什麼在冬季會特別強大呢?也可能是由於天冷習慣性將門窗緊閉,大家一起待在密閉的環境裡,讓流感病毒變得更容易傳染。

高風險族群包含

1、脾臟功能缺損或脾臟切除者。

2、先天或後天免疫功能不全者(包括愛滋病毒感染者)。

3、人工耳植入者。

4、慢性疾病者,如慢性腎病變。

5、腦脊髓液滲漏者。

6、接受免疫抑制劑或放射治療的惡性腫瘤者或器官移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