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膽汁反流的原因 四種原因誘發這種現象

膽汁反流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會影響到日常生活,如果存在胃排空障礙的話,就可能會引發這種疾病,還有一種誘發因素就是胃液當中含有細菌。

單純膽汁直接接觸胃粘膜一般不引起損害,但可通過其刺激胃酸分泌的作用,膽鹽與胃酸結合可增強酸性水解酶的活力,破壞溶酶體膜,溶解脂蛋白而破壞胃粘膜的屏障礙作用,H+逆向彌散增加,進入粘膜和粘膜下層,可刺激肥大細胞而釋放組胺,後者又刺激分泌胃酸和胃蛋白酶,最終導致胃粘膜炎症、糜爛、出血。膽汁與胰液混合後,膽汁中的卵磷脂與胰液中的磷酸酯酶A起作用而轉化為溶血卵磷脂,如返流入胃,也可造成胃粘膜屏障的損害。

胃泌素可刺激胃粘膜細胞增殖以加強其屏障作用,防止H+的逆向彌散,但在BillrothⅡ式胃切除術後胃泌素分泌減少約50~75%,這可能是本綜合征的重要發病原因之一。

胃切除術後膽汁返流入胃是常見現象,但並不是每個人都發生症狀,其發病原因還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

1、 胃排空障礙 返流液在胃內滯留時間長,pH升高,殘胃中需氧菌及厭氧菌更易生長,這些細菌可使膽鹽游離而引起胃粘膜炎症,從而出現症狀。

2、 膽酸成分改變Gadacz發現膽酸成分正常者不發生症狀,而去氧膽酸明顯增高者常有症狀。

3、 胃液中存有細菌 有症狀患者的胃液中都有革蘭氏陰性桿菌或假單胞菌,使用強力黴素可減輕症狀;而無症狀者的胃液中均無細菌存在。

4、 胃液中鈉濃度 鈉濃度超過15mmol/L者易發生胃炎,而鈉濃度低於15mmol/L者無胃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