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上班恐懼症的表現在你身上有嗎?

在每週的開始,很多人會有不想上班的表現,但是每個人的情況不同,有的人屬於上班恐懼症,而有的則不是。上班恐懼症和不願意上班是不同的,所以要區分開。

表現一:動作方面。病人屈從或對抗強迫觀念而表現出來的重複進行的動作或儀式行為。

表現二:觀念方面。明知某些想法和表現,如強迫疑慮、強迫對立觀念和窮思竭慮的出現是不恰當和不必要的,卻引起緊張不安和痛苦,又無法擺脫。

表現三:情緒方面。出現某些難以控制的不必要的擔心,如擔心自己喪失自製會做出違法、不道德行為或精神失常等。

表現四:意向方面。感到內心有某種強烈的內在驅使力或立即行動的衝動感,但從不表現為行為,卻使病人深感緊張、擔心和痛苦。

“上班恐懼症”表現概括有兩點:一是上班前不想上班,焦慮;二是上班第一天萎靡不振、煩躁。例如春節長假讓上班族的社會活動範圍發生很大變化。人們外出旅遊、回老家探親、走親訪友、聚會應酬等等,與平日裡緊張的工作拉開很大反差。尤其是春節長假回來上班,要面對新一年的工作,頭緒更多、壓力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