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補血別盲目,這些誤區要知道

我們常說氣血不足要補血,但補血也有誤區,所以日常補血時可不能盲目。

誤區1:多吃豬肝可補血

豬肝雖有營養,但卻是豬體內最大的解毒器官,各種有毒代謝產物與飼料中的某些有毒物質,都會留在豬肝內。因此,豬肝補血效果微弱,不宜多吃。

誤區2:阿膠可以補血

阿膠不能直接補血,而是通過驢皮的收斂功能使血暫時地會聚起來,從而使機體的狀態暫時得到好轉。

誤區3:紅糖補血效果好

民間一直流行紅糖水可補血的說法,女性在月經期以及產婦分娩後,都經常喝紅糖水來補血。然而,紅糖並沒有人們傳說中“益氣養血”、“促進子宮收縮,排出產後宮腔內淤血,促使子宮早日復原”等神奇功效,也沒有補血的有效成分。

誤區4:喝牛奶可以補鐵

牛奶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與其他營養物質,但是含鐵量不高,而且人體對牛奶中的鐵元素的吸收率只有10%,因此,依賴喝牛奶來補鐵補血是不可行的。

誤區5:吃紅棗可補血

吃紅棗的確可補血,但是單吃紅棗不補血,因為單吃紅棗,人體的吸收率不高。如果紅棗搭配其他食物一起吃,補血效果會比較好。

誤區6:吃肉不如吃菠菜

菠菜是蔬果中少有的含鐵量較高的蔬菜,於是許多人就覺得吃菠菜既可補鐵補血,又可以保持身材,便更傾向於吃菠菜,少吃肉。可是研究表明,與菠菜相比,肉是鐵的更好來源。牛肉、雞肉內含有的鐵元素吸收率達15%~35%,但菠菜中的鐵元素吸收率只有2%~20%。因此,適當吃肉才是補血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