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減肥

減肥餓的時候怎麼辦?竟然可以這麼做

很多人會通過節食的辦法來減肥,但是長時間不吃東西肯定會很餓,如果吃了東西又會長胖,似乎吃東西和好身材是不能同時擁有的。減肥餓的時候其實完全可以這麼做。

1.饑餓與食欲是兩碼事兒

身體產生饑餓感是由體內的刺激產生。胃裡沒東西時會收縮,如果還不補充食品,就會引發輕微的頭暈、發抖及血糖降低等症狀。與饑餓感的形成完全相反,食欲是由外在刺激而產生,如美食光鮮的外表及香噴噴的味道、誘人的顏色等引發的。

食欲和饑餓感常常被混淆,是因為當我們受到外在刺激而產生食欲時,會有和饑餓感產生時同樣的現象──唾液開始增加,胃也開始收縮。但不同的是,如果不加理會,這種感覺很快就會消失。所以,想減肥,就一定要區分自己是真餓還是只是嘴巴饞。

經常節食的人比較不容易區分自己是真餓了,還是只是嘴巴饞了,而且他們一旦向食欲投降,就會忍不住特想吃高熱量食物。超重的人,不是讓自己挨餓就是讓吃得太撐。

2.能吃是天生的嗎?

研究人員還發現了一種叫 Leptin 的蛋白質,這種蛋白質在決定食欲的大小上扮演了重要角色。當Leptin 在脂肪細胞內合成後,分泌到血液中,這時它會傳達訊號給大腦,告訴你已經飽了。

Leptin 是基因裡原生的,所以會遺傳。如果身體無法產生 Leptin,或產生的數量過少,吃飽了的訊息就無法傳到大腦,那麼你就會一直有饑餓感。有這種先天上的生理缺陷,很容易體重超標。

3.鍛煉後食欲更旺?

很多人覺得運動會讓肚子更餓。事實上,運動後,身體會釋放出一種能夠抑制饑餓感的化學物質。從長期來看,運動能幫助穩定胃口。常運動的人更能控制自己的食欲。瑞茲大學的研究進一步顯示,有規律地進行運動的人會吃更多的高碳水化合物、低卡路里的健康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