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健康

骨盆骨折的症狀,你不得不看!

有些女性朋友在不明原因的情況下出現出現尿道口出血,會陰部腫脹等不良現象,其實這是典型的骨盆骨折症狀,另外還會有髂後上棘增高、降低或上移。

一、症狀

1、患者有嚴重外傷史,尤其是骨盆受擠壓的外傷史。

2、疼痛廣泛,活動下肢或坐位時加重。局部壓痛、淤血,下肢旋轉、短縮畸形,可見尿道口出血,會陰部腫脹。

3、臍棘距可見增大(分離型骨折)或減小(壓縮型骨折);髂後上棘可有增高(壓縮型骨折)、降低(分離型骨折)、上移(垂直型骨折)。

4、骨盆分離擠壓試驗、4字征、扭轉試驗為陽性,但禁用於檢查嚴重骨折病人。

二、診斷

1、患者有嚴重外傷史,尤其是骨盆受擠壓的外傷史。

2、疼痛廣泛,活動下肢或坐位時加重。局部腫脹,在會陰部、恥骨聯合處可見皮下瘀斑,壓痛明顯。從兩側髂脊部位向內擠壓或向外分離骨盆環,骨折處均因受到牽扯或擠壓而產生疼痛(骨盆擠壓分離試驗)。

3、患側肢體縮短,從臍至內踝長度患側縮短。但從髂前上棘至內踝長度患側常不縮短股骨頭中心脫位的例外。在骶髂關節有脫位時,患側髂後上棘較健側明顯凸起,與棘突間距離也較健側縮短。表示髂後上棘向後、向上、向中線移位。

三、預防

本病無特殊的預防措施,主要是注意生產生活安全,避免創傷。

而術後的功能鍛煉對病人較為重要,應向病人及其家屬介紹功能鍛煉的意義與方法,功能鍛煉方式依骨折程度而異。

(1)不影響骨盆環完整的骨折:

①單純一處骨折,無合併傷,又不需復位者,臥床休息,仰臥與側臥交替(健側在下),早期在床上做上肢伸展運動,下肢肌肉收縮以及足踝活動。

②傷後1周後半臥及坐位練習,並作髖關節,膝關節的伸屈運動。

③傷後2-3周,如全身情況尚好,可下床站立並緩慢行走,逐漸加大活動量。

④傷後3-4周,不限制活動,練習正常行走及下蹲。

(2)影響骨盆環完整的骨折:

①傷後無合併症者,臥硬板床休息,並進行上肢活動。

②傷後第2周開始半坐位,進行下肢肌肉收縮鍛煉,如股四頭肌收縮,踝關節背伸和蹠屈,足趾伸屈等活動。

③傷後第3周在床上進行髖,膝關節的活動,先被動,後主動。

④傷後第6-8周(即骨折臨床癒合),拆除牽引固定,扶拐行走。

⑤傷後第12周逐漸鍛煉,並棄拐負重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