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身上這個孔,不是“聰明孔”,而是“危險孔”!轉給耳朵上有這個孔的朋友~

你身邊一定有長這個小孔的人,一側有或者兩側都有↓↓

有人管它叫“倉眼”、“前倉糧”,說“前耳倉有米,後耳倉有糠”,認為它是富貴的象徵。

也有人管它叫“聰明孔”,認為有這個孔的人尤其聰明。

NO~NO~NO~

醫生告訴你,它的“真身”竟然是個先天畸形!

“倉眼”在醫學上稱之為耳前瘺管。這是在胚胎發育期,發育成耳廓的第一、二鰓弓的耳廓原基在發育過程中融合不全所致,是一種先天畸形。

但是表怕,它是一種“溫和”的畸形,大部分人沒有任何感覺,只要你別去騷擾它,它一生都會與你和平相處。

應該這樣對待它

1、一定不要揉!

有些老百姓聽信傳言,說經常揉一揉“聰明孔”,會變得更加聰明。實際上,聰不聰明不知道,但老揉容易引發感染是真的,到時候可就變成“危險孔”了。

2、保持局部清潔。

洗臉的時候,記得用清水洗洗耳朵前後。

3、保持耳部乾燥。

如果耳朵周圍有水,用棉簽擦拭就可以,但不能使勁太重。

4、發癢了及時看醫生。

少數人按壓會有少量白色、有臭味的分泌物流出,有時也可能發癢。這時建議儘早手術,因為極易繼發感染,而一旦感染則局部發生紅腫、熱痛、化膿,此時控制炎症後仍需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