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秋季應該如何養肝?四道食療來幫忙

我們都知道,肝臟是身體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器官,如果對肝臟的保養不夠重視會對身體帶來很大的危害,在秋季是一個養肝護肝的季節,那麼該怎麼養肝呢!

一、銀耳百合香蕉羹

銀耳入肺、胃、腎經,能提高肝臟解毒能力,起保肝作用,又有“菌中之冠”的美稱,富含天然植物性膠質,長期食用可滋陰潤膚,並有祛除臉部黃褐斑、雀斑的功效。

銀耳中的有效成分酸性多糖類物質,能增強人體的免疫力,豐富的膳食纖維可以促進腸蠕動,減少人體對脂肪的吸收,起到減肥、通便作用。

做法:將幹銀耳20克浸泡,摘去蒂梗,洗淨,蒸30分鐘;鮮百合100克去蒂洗淨,香蕉2根去皮切片;將以上食材同放燉盅內,加枸杞、冰糖、水適量蒸30分鐘即可。

二、山藥薏米粥

山藥含有澱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質,有利於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是一味平補脾胃的藥食兩用之品。臨床上常用治脾胃虛弱、食少體倦、泄瀉等病症。

做法:將山藥,薏米,蓮肉,大棗(幹)與小米共煮粥,粥熟後,加白糖少許。

三、桑葚粥

桑葚30克(鮮桑葚用60克),糯米60克,冰糖適量。將桑葚洗乾淨,與糯米同煮,待煮熟後加入冰糖。

該粥可以滋補肝陰、養血明目。適用於肝腎虧虛引起的頭暈眼花、失眠多夢、耳鳴腰酸、鬚髮早白等。

四、山藥扁豆鯉魚湯

白扁豆30克,淮山藥40克,乾薑3克(或生薑15克),鯉魚1條(約500克)。先將鯉魚剖腹,去鱗、鰓及內臟、洗淨,加水適量,與前三味藥同煮1小時,加入精鹽、紹酒適量調味即成。有健脾胃祛潮濕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