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核磁共振副作用 對人體有危害嗎

核磁共振對我們人體會有危害嗎?最近幾年做過體檢的朋友,對於核磁共振應該不陌生。這個技術不僅在於確診癌症腫瘤等大病上有重要租用,同時在診斷一些小病上優勢也很突出。但是很多人認為核磁共振存在副作用,應該少做。那麼事實究竟是怎樣的呢?

核磁共振檢查對人體有危害嗎?

核磁共振成像是利用電子電腦對人體斷面進行圖像分析診斷的檢查方法,它不用X線,而是磁場,其基本原理是人體所含氫原子在強磁場下給予特定的高波後會發生共振現象,產生一種高波數的電磁波。核磁共振正是利用這個性質,採用電子電腦對磁場的變化收集處理並圖形化。

核磁共振成像可以顯示脂肪、全身臟器、肌肉、快速流動的血液、骨骼和空氣等。對臟器內部結構也能清楚顯示。醫生可以很好的識別病人體內的腫瘤、炎症、壞死病灶、異常物質沉著、功能阻礙、血液迴圈阻礙等病變。對於神經系統、胸部、腹部及四肢各種疾病的診斷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由於核磁共振是磁場成像,而不是X射線,沒有放射性,所以對人體無害,是非常安全的。到目前為止,世界上還沒有任何關於醫院使用核磁共振機引起危害的報導,也未發現病人基因突變或染色體畸變的發生率有增高。

核磁共振副作用

強度不變的強磁場, 它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早就引起了人們的注意。當人體進入013Tesla以上的強磁場後, 由於與磁場磁力線相垂直的血管內血流流動所產生的感生電流, 使心電圖會發生改變, 如T 波幅度增加, 出現小尖頭波, 但這並不引起任何生理參數的變化, 如心率、血壓改, 也不會導致心率不齊。如果撤除外加磁場, 這些心電圖變化就會消失。實驗證明, 動物在317Tesla 的磁場內不會損傷遺傳因素, 在低於20Tesla 的磁場內, 不改變生物組織的酶活動。另外, 有的廠家曾實驗過4Tesla 場強的成像系統, 高磁場強度的系統圖像雖然有提高, 但從臨床意義看, 似乎並不能發現更多的病灶, 所以某些發達國家都對主磁場強度有一個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