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燙傷怎麼止疼 7種快速止疼法

燙傷會伴有刺痛,尤其是香灰或者煙火,由於伴有強烈的火星,對皮膚的刺激非常大,造成的疼痛也更加厲害。如果燙傷後又疼痛感,就需要採取積極的方式來進行止疼處理,同時結合合理的飲食指導,幫助傷口儘快癒合修復,從而本質上降低疼痛感。

一、燙傷怎麼止疼

1.先用涼水把傷處沖洗乾淨,然後把傷處放入涼水浸泡半小時。一般來說,浸泡時間 越早,水溫越低(不能低於5℃,以免凍傷),效果越好。但傷處已經起泡並破了的, 不可浸泡,以防感染。

2.手足皮膚燙傷後,立即把酒精倒在盆內或桶內,將傷處全部浸入酒精中,即可止痛 消紅,防止起泡。若浸1~2小時,燙傷的皮膚可逐漸恢復正常。如傷處不在容易浸 泡的部位,可用一塊藥棉浸入白酒中,取出貼敷在傷處,並隨時將酒淋在藥棉上, 以防乾燥。數小時後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3.燙傷治療主要是處理好創面,去除壞死組織,去除水泡,用雙氧水沖洗,碘伏消毒 後,最好用中藥包紮療法,沒有條件的可塗抹美寶濕潤燒傷膏或京萬紅。此法優點:經濟見效快,抗感染抗滲出,止痛快防結痂,愈後不留瘢痕。

4.皮膚被油或開水燙傷後,可用風油精、萬花油或植物油(如麻油)直接塗於傷面,皮 膚未破者,一般5分鐘即可止痛。

5.輕度燙傷,可將幹廢茶葉渣在火上焙微焦後研細,與菜油混合調成糊狀,塗搽處,能消腫止痛。

6.用雞蛋清、熟蜂蜜或香油,混合調勻塗敷在受傷處,有消炎止痛作用。

7.在受傷處,擦上醬油或蜂蜜、豬油、狗油、生薑汁,均能收效。

二、燙傷飲食注意事項

1、燙傷後忌發物

燙傷病人對發物非常敏感,食入後可使創面不易癒合,並產生水腫。常見的發物有豬頭肉、老母豬肉、狗肉、鹿肉、雀蛋、鯉魚、香菜、蒜苗及韭菜等。

常見的發物有豬頭肉、老母豬肉、狗肉、鹿肉、雀蛋、鯉魚、香菜、蒜苗及韭菜等

2、燙傷後忌煙、酒、茶

香煙中的尼古丁使血管收縮,不利於皮膚創面的癒合。酒會擴張血管,並會促進血液迴圈。當有感染時,應忌酒,早期蛋白大量滲出更應忌之。

3、燙傷後忌辛熱助火之物

燙傷病人火毒內盛,最忌辛熱助火之物,如辣椒、辣醬、洋蔥、胡椒粉等,否則會助火生熱,病人食後有火毒攻心之弊。

4、燙傷後忌粗纖維和脹氣之物

常見有竹筍、毛筍、韭菜、芹菜、鳳梨等,這類食物在燙傷者腸胃功能低下時,食入後會脹氣而影響消化。

5、燙傷後忌油炸煎烤食物

凡用油炸、燒烤的食物,食後會引起消化不良,並能生火。如炸豬排、燒雞、烤鴨、煎餅、油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