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手足口病已亮起預警!家有萌寶的家長必須知道這些……

啥也不懂的寶寶天性就是好奇又好動,到處亂摸亂吃根本停不下來!因此,5歲以下兒童也成了手足口病的多發人群。

每年4-7月都是手足口病的高發期,雖然手足口病經常被提及,但許多家長還不清楚,手足口病都有哪些症狀?如何判斷寶寶是否患有手足口病呢?手足口病又該如何預防呢?讓小編告訴你~

什麼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一種常見的發疹性疾病。引發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有20多種(型)。手足口病具有傳染性強、傳播快等特點,多發生于學齡前兒童且很容易造成機體傳染和流行,因此托幼機構的老師、工作人員和家長們要格外留心。

手足口病是怎樣傳播的?

1、人群密切接觸是重要的傳播方式,兒童通過接觸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絹、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內衣等引起感染。

2、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過空氣(飛沫)傳播,故與生病的患兒近距離接觸可造成感染。

3、飲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也可發生感染。

得了手足口病怎麼辦?

➤ 感染手足口病後典型的症狀是先發燒,咳嗽,嗓子疼,不願意吃喝。在發病初期,症狀看起來可能會和普通感冒差不多。

➤ 一兩天之後在手心、腳心、口腔粘膜、肛周上出一粒一粒的紅點或水泡。

家長對待手足口病的態度應該是“不要過分緊張,不要掉以輕心”,與大多數病毒感染一樣,手足口病是自限性疾病,家長不用過分擔心,一般情況一周後能夠自愈。

注意!

極少數的患兒可發展為重症,甚至危及生命。因此,特別需要注意的是當小孩有精神萎靡、煩躁不安、高熱不退(體溫持續≥39℃,藥物及物理降溫效果不佳)、頻繁嘔吐、肢體震顫或無力等早期重症表現時要及時就醫。

另外,由於手足口病“水皰疹”的症狀會讓部分家長誤以為是出水痘,往往耽誤了病情。其實,這兩種病是很容易區分的,手足口病除手足外的身體其他部位一般無皮疹,而水痘則是全身性的。根據病情的嚴重程度,手足口病症狀的表現有所不同。

如何預防手足口病

目前,手足口病疫苗是目前最可靠、最有效減少重症手足口病發生的手段。

預防手足口病,除了接種疫苗還可以↓

預防手足口病有九字訣:常洗手、多通風、勤清潔。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就能有效的預防手足口病的發生。

常洗手:孩子在外出回家後、飯前便後、打噴嚏後,家長及看護人在接觸孩子前,或替幼兒更換尿布、處理糞便及呼吸道分泌物後,要用流動清水及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持續至少20秒。

多通風:居室要經常通風;手足口病流行期間應避免帶孩子到人群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

勤清潔:孩子餐飲具、奶瓶使用前要煮沸20分鐘或高溫消毒;玩具及地面、傢俱等表面要每週清潔;尿布、毛巾、衣物、被褥等應經常換洗與晾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