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老人帶孩子有這些弊端,孩子交給老人帶你真的放心嗎?

養生之道網導讀:老人帶孩子有哪些弊端?現代的父母平日工作繁忙,沒有時間帶孩子,大多數寶媽寶爸們會將寶寶交給家裡老人來撫養。但是,老人真的能帶好孩子嗎?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下老人帶孩子有哪些弊端。

老人帶孩子有哪些弊端?

現在很多家庭呈現隔代撫養孩子的育兒模式,但是,家裡老人真的能勝任教育孩子的責任嗎?他們的一些教育理念和做法,其實往往好心的給孩子造成誤導。在感恩父母幫我們分擔壓力的同時,也請各位寶爸寶媽慎重對待以下老人帶孩子的表現,擦亮眼睛早發現早避免。

老人帶孩子的10種弊端

1、迷信思想重

有一個奶奶,說自己的孫子命裡缺金,立馬就把自己的金戒指摘下來塞到孩子的嘴裡了,三個月的孩子一下子就吞下去了,差點丟了性命;還有一個奶奶,新得了孫子,高興極了。要按照“習俗”用錢給孩子洗澡。結果孩子皮膚嚴重過敏,渾身起大紅疙瘩,哭鬧個不止。

2、追著孩子給吃東西

在幼稚園裡頭,在遊樂場裡頭,孩子玩得特別高興的時候,老人趁他不注意嘴裡塞一個水果。在老人看來:只有這個時候,孩子不會輕易抗拒,塞一個,孩子就會吃一個。吃一個,就算一個。老人做得對不對呢?實際上這個小小動作極易破壞了孩子注意力的發展。有些孩子上學的時候,為什麼他的注意力不好?實際上就跟他小時候一點一滴的這種“被打擾”有關。

3、孩子摔倒追究桌子的責任

孩子撞在桌子摔倒了,老人趕緊將哇哇大哭的孩子抱起來,“打它,桌子不乖,撞到寶寶,打它……”這是育兒還是害兒呢?這樣的教導,讓孩子是非不分,長大後,往往將自己的失誤和過錯推到客觀環境或者別人身上,這樣的孩子,不善於自我總結和糾正,也終究會變得自欺欺人。

4、給孩子穿很多

老人怕冷,於是他們也習慣地給孩子穿很多。孩子是純陽的,他不怕冷,除非他的體質生下來就偏弱。結果孩子一運動,就容易出汗,汗涼了,孩子一熱一冷,反倒更易生病。

5、限制孩子探索

老人最常跟孩子說,慢點跑,別摔著。一歲半以後,其實經常是爺爺奶奶稍不注意,孩子一溜煙就沒有了。於是老人害怕:我乾脆就抱著他好了。經常抱著孩子會導致什麼情況?一旦會走路的孩子,反而不願意走路了,老想讓大人抱著。孩子也會形成了不敢冒險的意識,前面有危險,還是呆奶奶身邊好了。這樣很容易養出膽小的孩子。

6、老人聽力衰退

有些老人聽力衰退,總是對孩子說話聲音過大,而且看電視的時候習慣將電視聲音開得比較大。這樣長期以往,都會對孩子的聽力有損傷。

7、毫無限制給孩子吃零食

孩子一哭鬧,什麼糖、汽水、零食都給孩子吃了,疼愛孩子到無節制的地步。老人也不知道什麼食品添加劑,也不知道零食危害孩子健康,更不知道添加劑會損害孩子的大腦。

8、幫孩子穿衣

現在很多好多孩子三四歲了,都不知道怎麼自己系鞋帶,不能穿衣服。老人說孩子小,大人應該幫忙,或者說孩子穿得不對,出去會讓人笑大人沒盡責。但實際上孩子學穿衣穿鞋有個過程,犯錯多了,慢慢的就會自己糾正。老是幫孩子穿,孩子沒機會犯錯、也沒機會糾正,自然就不會了。

9、老人缺乏活力

現在大城市中,很多家庭中的老人年歲都比較高。因為大城市中的年輕人,結婚和生孩子的時間本就愈來愈推遲,上班後陪伴孩子也少。這些缺乏活力的老人帶孩子,他們跟孩子身體上的接觸偏少,容易造成孩子安全感的缺失。母嬰肌膚的接觸,是嬰兒建立安全感的基礎。 這類孩子長大後不會主動跟別人交流,也不知道怎麼跟人溝通,他們往往會內向,甚至抑鬱。

10、欺騙孩子

“你將這碗飯吃了,奶奶等下帶你去買糖”,“你去睡覺,爺爺明天帶你去公園”……結果,孩子歡天喜地吃完了、去睡覺了,但是爺爺奶奶故意將承諾忘記了,或者乾脆說“下次再給你買”,“下次再帶你去玩”,孩子也是有自尊的,被騙多了,會養成懷疑的習慣,逐漸地,也學會去騙別人。

以上這些類型的老人不適宜幫你帶孩子,寶媽寶爸們須慎重。雖然說了這麼多老人帶孩子的問題,並不是僅僅想吐槽或者想說老人就故意這麼跟父母幹。在城市裡生活壓力大,為了孩子,我們背上了房奴、車奴、孩奴,只能拼命工作來緩解生存壓力,依靠父母來幫我們照看孩子,他們也許方式偏激、不妥,但是無可否認的,父母是毫無保留的,拿出曾經對待我們所有耐心來照料著孩子。

那麼當老人帶孩子出現了如上的可能,寶媽寶爸們覺得不能忍受的槽點的時候,作為父母的我們應該怎麼做?如何去處理?

父母如何應對老人帶孩子的弊端?

首先我們應該堅定自己的信心,在老人幫我們帶孩子的初始就應該給父母灌輸一個念頭,謝謝他們辛苦的幫我們帶孩子,但是孩子是自己,餵養方式和教育方式都要做父母的來選擇。

第二是哪怕工作再辛苦,回到家的時候孩子就是你全權負責的,是你必須去引導的,而不是當個甩手掌櫃。在原則性的養育方式面前時不能商量的,該強硬的時候必須強硬。儘量抽出時間來陪伴孩子,哪怕每天一小時的親子閱讀時間也是應該有的,很多教育問題,都可以通過繪本閱讀的方法來解決,當老人交給孩子撒謊等不良習慣的時候,也可以通過繪本來告訴孩子這樣是不對的,又不會引起孩子的奇怪或者抗拒、抵觸情緒。

在輔食餵養初期就要給孩子建立良好的進食習慣,必須坐在餐椅裡吃,鼓勵自己動手,鍛煉孩子的手口協調能力,讓孩子自主掌控進食節奏,這樣稍微大點會說話了,孩子就能主動向老人say no。

說那麼多,最重要的一點還是不斷的溝通,跟孩子溝通,跟老人溝通,說的多了,老人也能接受。甚至有時候借助書本、借助靠譜醫生的話,更能讓老人信服和接受。孩子是自己生的,父母也是最愛自己的人,那麼我們就有義務去盡力讓老人的辛苦努力付出不變成孩子滿身的缺點和不健康,畢竟,我們都只有一個目的,讓孩子健康快樂的長大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