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吃錯味精小心"誤終身",味精、雞精、醬油哪個更健康呢?

為了調味,人類發明了味精。可是味精吃多了對身體不好,於是雞精應運而生。但又有人開始反對雞精,於是乎醬油有了出頭之日。到底這三種調味品哪個好,食用價值更高,今天小編就公佈答案吧,看完別嚇癱哦!

扒皮,味精君!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鈉,谷氨酸鈉水解為谷氨酸,而谷氨酸有鮮味,這就是味精之所以能提鮮的原因。

谷氨酸鈉存在於葡萄、番茄這些水果中,水解後的谷氨酸也是人體所需的營養成分,生活中很多動植物蛋白質食物中都含有谷氨酸,比如牛奶、雞蛋、豬肉等等。

所以味精當然可以吃,但味精君表示,它絕對不是一個隨便的調味品,不是你想吃就能吃。

錯吃味精“誤終身”

1、嬰幼兒?別吃!

我們知道味精就是谷氨酸鈉,在體內分解形成谷氨酸和鈉離子,而體內谷氨酸的含量過高會限制人體的鈣、鎂離子的利用,嬰兒食品中味精過多會影響血液中的鋅的利用,嬰幼兒最好不要食用味精。

2、成人吃?限量!

味精裡含有大量的鈉,鈉攝入過多還會引發高血壓病,所以和限鹽的道理一樣,成人也要限制每天味精的食用量,最多別超5克。

1、雞精≈味精

雞精的主要成分其實還是味精,只是在此基礎上添加了鹽、澱粉、糖、糊精以及其他香辛料。

目前大部分雞精並不是用鮮雞提取而成的,其本質是味精和一些核苷酸類的增鮮劑,一些價格貴的產品中可能也會少量添加雞肉粉、雞骨粉、雞蛋提取物及其他肉類提取物等,要注意成分配料表

2、醬油PK味精

看看你家的醬油瓶,裡面是不是有谷氨酸鈉?

醬油中氨基酸態氮含量越高,則醬油的等級也越高,其味道也越鮮美,很多企業便把氨基酸液氮含量為7%的味精添加到醬油中,增鮮提級兩不誤。

因此在使用此類味精醬油後,應避免重複加入味精、雞精、蘑菇精等鮮味劑,也要少加或不加食用鹽,避免鈉攝入超標影響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