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上廁所拉血是什麼情況引起的

上廁所的時候拉血,這種情況是很常見的,但是也有人不清楚上廁所拉血是什麼情況。一般情況下,上廁所拉血和很多因素都有關係,比如一些肛腸疾病,這種最好選擇針對性治療會比較好。

1、痔瘡:痔瘡是最常見的便血原因。痔瘡患者在排便時可噴射狀排血,或便後滴出鮮血,血與糞便不混合,出血量不等,伴有肛門異物感或猛感疼痛。

2、肛裂:便中帶血或排便後出血,便血量少,色鮮紅,呈絲狀覆蓋於糞便的表面,排便時有疼痛感,便後也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3、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出血:常為間歇性,便血量較少,且糞便中含有膿血或黏液,多伴有腹瀉、腹痛及裡急後重等症狀。

4、直腸息肉或結腸息肉:便中帶血或排便後出血,間歇性便血,一般便血量不多,無痛,血液附於糞便表面,呈鮮紅色,不與糞便相混。慢性者可混有黏液或膿液。有時糞便變細呈細條狀,或一側有凹陷。

5、直腸惡變:多見於中老年人,便血間歇或反復發生,逐漸加重,有裡急後重症狀,糞便表面可混有黏液、膿液、血液,糞便成形但逐漸變細。患者晚期有體重減輕、貧血等表現。

6、阿米巴痢疾:以便血為主要症狀,其大便呈醬紅色,粘液多,且有惡 臭味。

7、出血性大腸桿菌腸炎:表現為急性起病,伴發熱,腹瀉,可有進食腐敗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 毒形式起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