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小兒扁桃體炎的症狀和治療方法,兒科專家告訴您

小兒扁桃體炎典型的症狀是劇烈的咽痛,很多患者會流口水,還會有耳鳴,呼吸困難的現象,一般的急性扁桃體炎多見,治療小兒扁桃體炎可以食療調理,安全沒有副作用。

一、小兒扁桃體炎的症狀

1.症狀

局部症狀主要為劇烈咽痛,多伴有吞咽痛,常放射至耳部,嬰幼兒表現為流口水。部分患兒出現下頜角淋巴結腫大觸痛,及口咽部腫脹所致的說話聲弱。炎症波及咽鼓管時則出現耳悶、耳鳴、耳痛甚至聽力下降。葡萄球菌感染者,扁桃體腫大較顯著,在幼兒還可引起呼吸困難。全身症狀多見於急性濾泡性及急性隱窩性扁桃體炎。起病急,可有畏寒、高熱、頭痛、食欲下降、疲乏無力、周身不適、便秘等。小兒患者可因高熱而引起抽搐、嘔吐及昏睡,嬰幼兒可因腸系膜淋巴結受累而出現腹痛、腹瀉。

慢性者發作間歇期可有咽幹、發癢、異物感、刺激性咳嗽等輕微症狀。若扁桃體隱窩內滯留乾酪樣腐敗物或有厭氧菌感染,則可出現口臭。有些患兒由於扁桃體過度肥大可出現睡眠打鼾、呼吸不暢、吞咽或言語共鳴障礙。由於扁桃體隱窩內膿栓排出被咽下,刺激胃腸道,或由於隱窩內細菌毒素等被吸收,可導致消化不良或頭痛、乏力、低熱等全身反應。

2.體征

急性者呈急性病容。局部檢查見咽部黏膜呈彌漫性充血,以扁桃體及兩側齶弓最為嚴重,齶扁桃體腫大。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時在其表面可見黃白色膿點或在隱窩口處有黃白色或灰白色點狀豆渣樣滲出物,可連成一片形似假膜,不超出扁桃體範圍,易拭去但不遺留出血創面,雙側下頜角淋巴結常腫大、壓痛。

慢性者扁桃體大小不定,成人多已縮小,表面可見瘢痕收縮,凹凸不平,與齶弓可有粘連,隱窩口常有碎屑或化膿性物質,齶舌弓呈暗紅色,擠壓齶舌弓時,隱窩口可見黃白色乾酪樣點狀物溢出。

二、小兒扁桃體炎的治療偏方

1、蒲公英、金銀花各400克,薄荷200克,甘草100

克,膨大海50克,澱粉30克。先取薄荷、甘草、膨大海及蒲公英200克,金銀花200克,磨成細粉,過篩備用。將剩下的蒲公英、金銀花加水煮::次,合併煎液,過濾,濃縮至糖漿狀,與澱粉漿混合在一起,經煮沸成糊狀,再與上述備用藥混勻,成軟塊,過20目篩制粒,沸水沖泡10分鐘,喝上面的清液,每次10克,日2次。

本方適用于小兒急性扁桃體炎。

2、金蓮花、茶葉各6克。沸水沖泡,代茶飲。

本方對小兒扁桃體炎有效。

3、酸梅6克,青果(橄欖)25克,白糖適量。將酸梅及青果放人砂鍋內浸泡半天,然後煎煮,服時加白糖調味。

本方能有效地防治小兒扁桃體炎。

4、烏梅肉、生甘草、沙參、麥冬、橘梗、玄參各等分。將前藥搗碎混勻,每用15克放人保溫杯中,以沸水沖泡,蓋壓溫浸1小時,代茶飲,日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