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這些酸酸甜甜、香香軟軟好吃的小零食會損傷孩子智力!父母們要注意了不要讓孩子再吃了

孩子活潑好動,又正處於長身體的關鍵時期。所以,很多媽媽都會貼心的為孩子準備一些小零食,方便孩子在饑餓時拿出來填飽肚子、補充能量。不過,多數媽媽可能過於粗心或忙碌,未曾留意過相關的新聞報導,讓這些生活中十分常見的小食品,嚴重地威脅到孩子的健康安全。

比如:果汁、可樂、蛋糕、八寶粥等食物中,均含有大量的游離糖,孩子若每日食用這些食物,就會出現蛀牙、肥胖等常見疾病。

更可怕的是,現如今,各種食品安全問題相繼被媒體曝光,很多小零食在出廠時就已經是不合格產品。

每個孩子幾乎都無法抵禦零食的誘惑,有些小零食稍微吃點對身體也有益,但是有些零食卻是孩子們應儘量避免的,尤其是以下這些會損傷孩子智力的小零食,千萬不能給孩子吃哦。

罪魁禍首1:人工色素

如今的兒童食品名目繁多,包裝考究,色彩絢麗,但其中一些含有色素的“彩色食品”潛伏著危害人體健康的隱患。過量或者長期食用,對兒童健康發育有害而無益。
在兒童智力發育階段,需要大量的優質蛋白質和類脂等營養元素,但是人工合成色素不能提供這些營養。同時,人工合成色素自身或其代謝產物具有毒性,而且,在其保存過程中還可能混進砷、鉛或其他有毒的中間產物,都會影響兒童的智力發育和神經行為。此外,攝入過量的合成色素還可能引起過敏症,如哮喘、鼻炎、蕁麻疹、皮膚瘙癢以及神經性頭痛等。
所以建議家長嚴格控制兒童飲食,讓兒童多吃一些天然食品,買加工食品時儘量選擇不加任何人工添加劑的食品。兒童避免人工色素的影響要從日常飲食中注意,在購買一些顏色鮮豔的食品或飲料時要慎重,不要選擇顏色太過亮麗的加工食品,還要養成閱讀食品配料表的習慣,注意裡面是否添加胭脂紅、檸檬黃、日落黃等合成色素。

罪魁禍首2:反式脂肪
反式脂肪又名反式脂肪酸,一般由植物油“氫化”技術處理後產生,與一般植物油相比,人造反式脂肪具有耐高溫、不易變質、存放更久等優點。目前,美國速食業使用人造反式脂肪相當普遍,通常它被用於製作脆皮面包、炸薯條和甜甜圈等食品。一些能使麵點酥鬆的油脂、人造黃油和用於油炸的食用油均可能含有人造反式脂肪。
孕婦攝入過量的反式脂肪酸後,可通過胎盤傳給胎兒,乳母也會通過乳汁,將反式脂肪酸“喂”給嬰兒,會造成幼兒缺乏必需的脂肪酸,從而影響他們的生長發育,還可能造成幼兒大腦脂質缺乏,影響他們的智力發育。
所以對以下食物家長們要特別注意:首先是人造油脂,如人造黃油(植物奶油);其次是油炸食品,如速食麵、薯片、薯條等。一些含油脂的加工食品,如速食、冷凍食品(如湯圓)、烘焙食物(如餅乾、曲奇和麵包等)、各種即沖型糊粉狀食品(如粉狀麥片、椰子粉、芝麻糊粉等)、各種奶油糖、花生醬、巧克力醬中,都可能有反式脂肪酸。

罪魁禍首3:膨化食品
近年來,膨化小食品因其具有酥、脆、香、甜等味道特點,頗受兒童們的喜愛。不過,國內外醫學專家認為,膨化食品不是真正安全或健康的食品,如果孩子長期食用這類食品,對他們的大腦和體質發育都是有害無益的。美國營養食品專家多年前就提出過忠告:膨化食品中存在較多有害金屬元素鉛或鋁,家長不應常讓孩子吃這些食品。
膨化食品含鉛、鋁比較高的原因,一是加工這類食品往往要加入膨松劑之類的添加劑,有的膨松劑含有較多的鉛或鋁等重金屬;二是食品在加工過程當中是通過金屬管道的,金屬管道裡面通常會有鉛和錫的合金,在高溫的情況下,這些鉛容易氣化,氣化後的鉛就會污染這些膨化的食品。
經常吃膨化食品對兒童(特別是3歲以下的孩子)的傷害是很大的。當“鉛從口入”時間久了,會慢慢潛伏於血液和骨骼中,很難自然代謝出來。兒童處於生長發育階段,對於鉛的吸收量是成人的數倍,而孩子對鉛的排泄功能比較弱,這就更容易蓄積體內。當有害重金屬累積到一定量的時候,就會對人體的神經、消化、造血等系統造成明顯損害,尤其會導致認知障礙或思維能力下降,甚至有可能影響孩子的終生健康。
鋁元素攝入過多主要會損害大腦功能。比如:會干擾人的思維、意識與記憶功能,引起神經系統病變,表現為記憶減退、視覺與運動協調失靈、腦損傷、智力下降,嚴重者可能癡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