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肚臍眼裡面的“泥”是什麼東西?經常有摳出來還很難聞,到底能不能摳?

小時候媽媽常說:不要摳肚臍眼,會把腸子摳爛的!如果不小心吞下了瓜子,媽媽也會嚇唬說,會從肚臍眼裡長出一個西瓜苗來。

對於“肚臍眼”我們從小就感到好奇,和其他的地方不同,必須小心對待,可是常常一摳就摳出“泥”來,聞起來還臭臭的,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到底要不要清理呢?

這個“泥”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污垢,由於肚臍眼位於皮膚的低位,容易藏汙納垢,而我們的皮膚在新陳代謝的過程中,會有比較多的表皮死亡脫落的表皮細胞、皮脂腺分泌的皮脂、汙物等混合,聚集到這裡,而這些污垢也成了細菌們的“好飼料”。

其實,不光是肚臍,只要是對外開放的通道,口腔、鼻孔、眼睛,甚至肛門都會有細菌。但有細菌不等於骯髒,也不等於有疾病,細菌會致病是需要條件的,醫學上有個專業的名詞叫“條件致病菌”。打個比方,原本在腸道裡的細菌,因為某些原因,跑到了肺裡,或者血液裡,導致正常菌群中各種微生物的種類或者數量發生變化,細菌才會致病。”

對於年輕女性而言,特別是經期女性,血管處於充血狀態,穿露臍裝最易因受涼而使盆腔血管收縮,導致月經血流不暢,時間長了會引起痛經、經期延長、月經不調等。

為什麼不能摳肚臍眼?

肚臍眼是內臟與外界距離最近的地方,千萬不能用力摳,可以先試著用潮濕的棉簽輕輕地擦,動作一定要輕,只把邊緣容易擦到的地方擦一下就好了。

肚臍眼從本質上來說是臍帶剪斷後留下的疤痕,它通常可以是一個小凹陷或是一個小突起。肚臍下面的腹部肌肉形成一個凹陷,肚臍內很容易藏著污垢,不及時清洗,就可能產生異味。

小朋友的肚臍眼最初是凸出來的,這與健康並沒有任何聯繫。這是因為兒童的腹壁比較薄,體內器官在發育成熟之前壓迫腹壁,從而使得肚臍眼受壓迫而外凸,這完全屬於正常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