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腰椎退行性改變怎麼辦,中醫來治療

腰椎退行性改變是一種隨著年齡的增長會發病的症狀,患者會出現腰疼,下肢麻木疼痛的現象,腰疼藥物治療就可以,如果是嚴重的下肢麻木疼痛患者就要重視了,需根據情況選擇手術治療。

1、針對腰痛的治療大體可分為藥物治療、康復治療等。常用的藥物包括非甾體類抗炎藥、阿片類鎮痛藥、抗抑鬱藥及肌松藥,其中前兩類藥物在短期內能較有效的緩解症狀,而抗抑鬱藥及肌松藥的效果則不甚明顯。臨床上用於治療全身各部位的骨關節炎,這些軟骨保護劑具有一定程度的抗炎抗軟骨分解作用。功能鍛煉、腰背肌訓練等康復治療的效果確切,不僅能緩解疼痛,而且可以促進功能的恢復。

2、針對出現下肢麻木疼痛、間歇跛行尤其是二便障礙的患者,則要給予重視,因為上述症狀提示神經受壓。臥床休息、對症止痛、營養神經是最基本的治療措施,不可忽視。症狀嚴重者,尤其是出現二便障礙或足下垂(鉤腳背、翹腳背無力)的患者應該儘早手術。手術的目的主要是減壓,即通過切除部分椎板、椎間盤解除神經受到的壓迫,緩解症狀。部分情況下,在切除致壓物後,還要在手術節段做內固定以重建局部腰椎的穩定性和序列。近年來,各種脊柱微創手術技術紛紛興起,主要包括小通道脊柱手術和介入手術,前者類似傳統手術,只是通過小切口、特製小通道完成;後者主要以導針等刺入椎間盤,通過注入特殊藥物或採取射頻消融的方式來達到減壓目的。

3、臨床表現

1.腰痛以及腰椎支撐功能下降

本類症狀多由椎間盤的退變、腰椎小關節磨損增生、腰椎側彎、腰椎滑脫等原因引起,特徵是站立勞累後加重,臥床休息後減輕。

2.下肢疼痛麻木,間歇性跛行

本類症狀主要由椎間盤突出、骨贅增生或椎管狹窄壓迫神經、影響神經血供有關,典型的腰椎疾病引起的腿痛多表現為坐骨神經痛,即從腰部或臀部開始,延大腿後側、小腿外側放射至足的疼痛。間歇跛行主要表現為行走一段距離後(通常隨疾病加重,行走距離逐漸縮短),雙下肢出現酸麻脹痛,象灌了鉛,因而邁步困難。此時彎腰或坐下、蹲下休息片刻後症狀可以緩解,開始行走後又再次加重。

3.大小便和性功能障礙

本類症狀可表現為排便排尿無力、便不盡、尿瀦留以及性敏感性下降、陽痿、異常勃起等。男性小便方面的問題有時難以與前列腺增生相鑒別,有學者認為腰椎疾病引起的男性小便障礙多時輕時重,而前列腺疾病引起的小便症狀輕重程度多比較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