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筷子真的會傳染乙肝病毒嗎?筷子可能會傳染的疾病還有哪些?

乙肝一般不會因為共用碗筷而傳播。

而共用筷子主要會傳染的是以下幾種疾病:

1、幽門螺桿菌感染。幽門螺桿菌是目前所知能夠在人胃中生存的惟一微生物種類,也是最常見的細菌病原體之一。世界有多半人口受到過幽門螺桿菌的感染,而在有些國家幾乎90%的人都感染過這種細菌。

這種細菌感染首先會引起慢性胃炎,並導致胃潰瘍和胃萎縮,嚴重者則發展為胃癌。早在1994年,世界衛生組織就已將幽門螺桿菌列為引起胃癌的第1類致癌原。

現在醫學認為,幽門螺桿菌喜在偏酸的環境中生存,它不會通過血液傳染、空氣傳染,但會通過食物和餐具傳播。

如果家中有一人有幽門螺桿菌感染,而且你們共用碗筷,那麼筷子必然會接觸到口腔和唾液,就會增加幽門螺桿菌的傳播風險,大人小孩都不能倖免。

2、孩子易得手足口病。手足口病的傳播途徑多為感染者的鼻、咽分泌物或糞便。6歲以下的小孩子免疫功能低下,更容易因共用碗筷導致病毒交叉感染,所以家長應儘量讓他們餐具專用,不要讓小孩共用碗筷,也不要讓大人和小孩共用碗筷,家長更不能嘴對嘴餵食,一定要做好個人用具的衛生清潔。

3、感染部分病毒性肝炎。甲肝和戊型肝炎傳播的主要途徑就是口口傳播,病毒性肝炎的患者因唾液中含肝炎病毒,正常人體的消化道粘膜往往都有一定的損傷。如正常人和患此類病毒性肝炎的人共用碗筷,就容易讓病毒經由碗筷、杯子等傳染到自己身上。所以,在家庭用餐或者外出聚餐中,最好使用專用餐具,並準備一雙公筷夾菜,避免病毒傳染。

4、還有可能感染傷寒病。傷寒病也是由傷寒桿菌引起的急性消化道傳染病,主要也是以口口的方式傳播。多數這類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會出現痊癒後仍然攜帶病菌。

造成這種病的傳播主要是就食衛生狀況差,水源、食物受污染等情況。因此,傷寒病患者的個人生活用品,尤其是會與嘴唇接觸的用品應儘量與家人分開使用。

現在許多家庭都認識不到這個問題,但“分筷制”以及準備“公筷”真的很有必要,希望各位都能引起重視。即便是出去吃,也最好自帶餐具,不想這麼麻煩的話,那吃前也一定要用開水先燙碗筷,不能說絕對沒有細菌,但肯定會減少細菌,並將灰塵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