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為什麼有些癌症一查出來就是晚期了?問題究竟出在哪裡呢?

經常聽到許多肺癌患者家屬講:平時沒什麼不舒服,怎麼一查出來就是晚期了呢?

有個普遍現象,無論是肺癌、胃癌、食管癌、腸癌等,癌症一經發現基本已屬於中晚期,而且20%-30%以上發生了轉移,為什麼會發生這種情況呢?

主要是癌症的早期與很多疾病有相同的症狀,直到發展到一定程度,也就是中晚期才有許多特殊症狀出現,這時,人們才想到會不會是患了癌症。

如:肺癌的早期症狀與普通的感冒、肺炎症狀相似,都有咳嗽、咳痰、痰中帶血,氣促等,很多病人認為這些都是小毛病,慢慢就會好,然後開始在家裡吃感冒藥,殊不知,幾個月咳嗽、咳痰、痰血一直不好,就是肺癌的高危因素了,而在這段時間當中也會錯失手術的機會。

雖癌症早期與普通疾病難區別,但我們也應該看到,有相當多的患者“諱醫”心理比較重,當醫生確認病人為肺癌時,他們不願相信,覺得是醫生判斷錯誤。

他們為了否認這一事實,而奔波於各大醫院,往往耽誤了病情。還有一些經濟條件負擔重的患者,往往生病了也不願意看病,往往會拖到骨轉移引起疼痛劇烈、大量胸腔積液引起呼吸困難時才肯就醫。

而如今就醫所花費用正在逐漸減少,拿肺腺癌舉例,現在易瑞沙、特羅凱等靶向藥物已經納入國家醫保範圍,而且還有後續贈藥,普通家庭也可以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