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這些排毒藥物不能亂吃,當心排毒不成反惹來癌症!

夏天天氣乾燥,很多人臉上長痘,深受口腔潰瘍、便秘等問題的困擾,於是求助各種“排毒”保健品,或者自己買來帶有“解毒”字眼的中成藥吃。最近,因為誤用這些產品到醫院就診的患者逐漸增多,其中很多人並不瞭解它們的成分和功能。

“排毒”藥物常吃甚至會癌變

在多數人的觀念裡,“毒”是很少劑量就能對身體造成破壞作用的物質。武俠小說裡高手療傷時打通經脈,還會逼出黑色的毒液,用來“排毒”。實際上,中醫的“毒”並非“毒素”,而認為“邪”就是“毒”,把所有導致疾病發生的致病因素都稱為“毒”或“毒邪”。

它不是一種獨立的物質,而是某種物質鬱積在人體,呈現一種“過”的狀態(超過正常存在),便會發展為“邪”。例如大家不會將吃人參滋補和“毒”聯繫起來,但如果健康人,尤其是兒童濫用人參,會導致身體功能紊亂、出血、便秘甚至更嚴重的後果;相反,砒霜雖然有劇毒,但如果限制用量,卻可以治療特定的血液病。因此,把握用藥的“度”比單純懼怕“毒”更有意義。

中醫本身沒有“排毒”概念,市面上很多保健產品裡的“排毒”成分其實是瀉藥,如大黃、番瀉葉等,主要起到促進排便、緩解便秘的作用,不一定能徹底解除病邪,還可能對身體造成危害。長期服這些成分的產品,容易使腸道形成依賴,加重便秘症狀,連續用八周以上,還可能出現結腸黑變病,即結腸出現黏膜色素沉著性病變,增大致癌風險。

帶有“解毒”等字眼的中成藥,如牛黃解毒片、上清丸等,確實能起到清熱解毒的作用,但不適合體質虛寒者長期服用,否則可能引起腹瀉等症狀。牛黃解毒片中還含有砷,長期使用可能在體內蓄積造成中毒,應遵醫囑服,一般不建議連續使用超過3天。

排毒如此受人熱捧,體現了大家追求健康的願望。其實,平時注意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和雜糧,保持合理飲食和心情舒暢,充足睡眠、適量的運動讓身體保持代謝穩定,才能讓身體遠離各種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