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三歲孩子的腎竟變成了這樣子

小孩子生病是最讓人心疼的事。3歲的女寶寶小雨(化名),一個月前開始,每次“噓噓”時總會喊疼。媽媽嚇到了,趕緊帶她去醫院檢查,結果發現孩子左腎長了個鵪鶉蛋大小的結石。

發現小雨小便不舒服後,媽媽就帶她做了尿常規檢查,醫生說是尿路感染。可打了針、吃了藥,十多天過去了,症狀卻一直不見好轉。

小雨又做了泌尿系彩超,這才發現,罪魁禍首是長在她左腎裡的一顆直徑約兩釐米左右的大結石,大概有鵪鶉蛋這麼大小。一家人趕緊到醫院求診。

“患兒的腎臟較小,這顆結石差不多滿滿佔據了左腎的腎盂。”主刀醫生泌尿外科結石專家主任說,幼兒患結石的機率很小,個頭這麼大的更是少見。他推測,這可能和孩子出生不久做過一次小腸切除手術有關,“那是‘短腸綜合症’,易使腎結石發病率增高。”

已經確診了,結石怎麼取出是關鍵。醫生先採用傳統的體外衝擊波將結石震碎,再排出的方式,但效果不理想。

考慮到通過傳統開刀手術取出結石,但損傷大,恢復慢,3歲的孩子會很遭罪。最後,醫院泌尿外科浙東中心的專家們討論決定,用輸尿管軟鏡碎石的微創手術。

但問題是,孩子的輸尿管比 細。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泌尿外科醫生在小雨的輸尿管內事先留置一根雙J管,用來擴張她的輸尿管。

手術開始,大家都捏了把汗。孩子耐受力差,易引起低體溫或水電解質紊亂等併發症,手術時間不能長。幸好,醫生經驗豐富,在半小時內就徹底粉碎了小雨腎臟裡的大結石,成功完成了手術。前天,小雨已康復出院。

醫生提醒,家長要注意觀察孩子的尿尿,如果發現有以下症狀,最好到醫院做一下相關檢查。

1、血尿

這往往是腎結石的首發症狀,血尿可自行消失,反復出現;

2、暫時性無尿

主要反映上尿路存在結石,並已形成梗阻,一旦梗阻解除,即有尿液排出;

3、下尿路結石

孩子尿尿時哭鬧或費勁,提示下尿路結石的可能。

兒童腎結石要如何正確治療

如何正確對待兒童腎結石

隨生活水準的不斷提升,近年來,兒童腎結石的發病率也有不斷上升的趨勢。如何正確認識對待兒童腎結石,對於我們的孩子健康成長至關重要。

一、兒童腎結石形成的原因

腎結石形成的具體原因尚未完全闡明,但與遺傳、飲食習慣和飲用水的成分有關。兒童腎結石發病率低,原發性腎結石較常見,一般資料為60%~80%,遺傳性疾病占1%,尿酸結石占5%~39%,高血鈣狀態占5%。

不同年齡發病數位差異較大,通常情況下,腎結石的患病人群主要集中在青壯年,而小兒腎結石的患病率是比較低,其不同年齡的發病數字差異較大,儘管如此,對於該疾病家長們也不能忽視。

二.兒童腎結石的具體表現

目前,結石症狀在幼兒時不典型,很少出現象成人那樣的脅腹部絞痛,腎結石患兒有排尿困難、排尿障礙、尿瀦留、遺尿、血屎及反復尿急和發熱等症狀表現,而彌漫性腹痛或噁心、嘔吐卻相對多見,常常會被誤診為闌尾炎。

患兒除腹痛這一主要症狀外,還有典型的絞痛。還有一些患兒可能是以尿路感染的形式出現,在腎結石或輸尿管結石常有血尿和膿尿,也有發熱、尿急和混濁尿。

如果當您的孩子出現尿痛和排尿困難等以上症狀時,家長們應該及時帶孩子到醫院就診,首先應該做尿常規、腎功能、輸尿管的B超,來判斷腎結石形成的原因、結石的部位,之後再做相關的處理。

三.兒童腎結石應該如何處理

小兒的腎結石處理問題,首先要明確結石的大小、部位、有無臨床症狀,有無腎盂積水等。如果只有“綠鬥”大小,結石在腎盂,是可以採用體外震波碎石,如果結石是在腎盞,而又無臨床症狀,可暫時不予處理,囑多飲水。如果結石引起腎盂積水,就應及時處理了。

兒童尿石症中,男孩腎結石的發生是女孩的1.43倍,但每類結石在男女性別中的分佈並無差別。尿石可出現在每個年齡組中,但有兩個年齡高峰:嬰兒和小兒易發感染性結石,從1O歲開始草酸鈣結石明顯增多。與成年人相反,兒童尿酸結石罕見。從8歲起尿石症總的發病率開始增加。

治療兒童尿路結石的方法主要有手術、輸尿管鏡取石術、經皮腎鏡取石術及ESWL。1986年Newman等首次報導ESWL成功治療小兒尿路結石。Jayanthi建議ESWL適合治療直徑≤1.5cm不複雜的兒童腎結石。但是目前傾向於MPCNL。

總之兒童腎結石應該受到我們廣大家長的重視,儘量做好預防,出現時及時治療,讓我們的孩子快樂健康的成長。

兒童患膽結石的原因

孩子愛吃大魚大肉,糕點甜食,精米細面,而不願吃粗糧蔬菜,致使血液中膽固醇濃度增高,膽囊內膽汁中的膽固醇濃度也隨之上升,促發膽結石形成。

寄生蟲感染,多見於衛生條件比較差的邊遠山區鄉村的兒童。一旦蛔蟲進入膽道,蟲卵和死亡的殘體便成為結石形成的核心,繼之細菌、膽紅素、脫落上皮細胞等便圍繞該核心沉澱下來,逐漸形成膽結石。

有些家長盲目過多地給孩子補鈣,導致鈣質在膽囊內沉積,凝聚成結石。

有些孩子吃飯無規律,饑一頓飽一頓,既打亂了胃腸道消化吸收功能,又影響膽囊的收縮和膽汁排出,膽汁黏稠度增加,易引發膽石症。

不常活動,精神緊張,情緒不穩的孩子,胃腸道蠕動緩慢,不利於膽汁的正常排泄,滯留於膽囊內濃縮變稠而形成結石。

兒童膽結石的預防方法

兒童膽石症重在預防,要讓孩子從小養成科學的生活習慣。首先,家長要教育孩子飯前便前便後都要先洗手,不吃生冷和不乾淨的食物,以防寄生蟲感染。如果發現有腸道蛔蟲症患者,要及時徹底地進行驅蟲治療。同時,宣導孩子多活動,少靜坐,不過量進食動物性的脂肪和糖類,少吃精製類食品。

平時鼓勵孩子多吃水果、新鮮蔬菜和粗糧,注意飲食結構、均衡營養。此外,除了規律飲食外,還要讓孩子多喝水和多運動。

因為多喝水可以增加排尿量,而多運動又有利於促進腸道蠕動,這兩種方法都有助於孩子把體內的代謝廢物排出體外。此外,結石病如果能及早發現的話,還無需動手術。

預防兒童膽結石,爸爸媽媽不能掉以輕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