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炒柴胡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

相信大家對柴胡比較瞭解了,這是一種非常常見的中藥,經常被人們利用來與其他中藥搭配治療疾病,該中藥具有歸經入肝等功效,能夠治療感冒發燒、瘧疾、月經不調等問題。

一、柴胡的功效

柴胡為傘形科植物柴胡或狹葉柴胡的乾燥根。別名地熏、茈胡、山菜、茹草、柴草,具有清熱解表、和解少陽,疏肝解郁,升陽舉陷的功效;用於感冒發熱、寒熱往來、瘧疾、肝鬱氣滯、胸肋脹痛、脫肛、子宮脫落、月經不調。和解少陽,舒肝和胃,升陽舉陷。治寒熱往來,胸滿脅痛,口苦耳聾,頭痛目眩,瘧疾,下利脫肛,月經不調,子宮下垂,熱入血室。

二、柴胡的作用

柴胡味苦平、歸經、入肝、膽經。具有發表、退熱、疏肝、解郁、升陽。主治感冒發燒、寒熱往來、瘧疾、脅脹痛、月經不調。

三、柴胡的食用方法

柴胡可以在煮粥時加入少許,搭配其他藥材起到相應食療效果。

柴胡還可以與山楂,當歸等沖泡成茶飲用。

柴胡可以在燉肉或者燉雞時加入少許。

四、柴胡的食療藥方

①治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嘿嘿不欲食,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鞕,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熱,或咳者:柴胡半斤,黃芩三兩,人參三兩,半夏半升(洗),甘草(炙)、生薑各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鬥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傷寒論》小柴胡湯)

②治邪入經絡,體瘦肌熱,推陳致新;解利傷寒、時疾、中喝、伏暑:柴胡四兩(洗,去苗),甘草一兩(炙)。上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羔,同煎至八分,食後熱服。(《本事方》柴胡散)

③治外感風寒,發熱憨寒,頭疼身痛;痎瘧初起:柴胡一至三錢,防風一錢,陳皮一錢半,芍藥二錢,甘草一錢,生薑三、五片。水一鐘半,煎七、八分,熱服。(《景嶽全書》正柴胡飲)

④治肝氣,左脅痛:柴胡、陳皮各-錢二分,赤芍、枳殼、醋炒香附各-錢,炙草五分。(《醫醫偶錄》柴胡疏肝飲)

⑤治肝經鬱火,內傷脅痛:柴胡、黃芩、山梔、青皮、白芍、枳殼。(《症因脈治》柴胡清肝飲)

⑥治血虛勞倦,五心煩熱,肢體疼痛,頭目昏重,心忪頰赤,口燥咽幹,發熱盜汗,減食嗜臥,及血熱相搏,月水不調,臍腹脹痛,寒熱如瘧;又療室女血弱陰虛,榮衛不和,痰嗽潮熱,肌體羸瘦,漸成骨蒸:甘草半兩(炙微赤)、當歸(去苗,銼,微炒)、茯苓(去皮,白者)、白芍藥、白術、柴胡(去苗)各一兩。上為粗末。每服二錢,水一大盞,煨生薑一塊切破,薄荷少許,同煎至七分,去渣熱服,不拘時候。(《局方》逍遙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