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這3種炒菜習慣要不得,是致癌的罪魁禍首,快告訴家裡做飯的人!

外面吃東西又貴又髒,幾乎家家都會做飯吧,炒菜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可是你知道嗎?炒菜的習慣不好,可是會致癌的,看看下面這3種炒菜習慣你都有嗎?有的話一定要改變習慣,不然可是會有致癌的危險的哦。

首先英國《每日電訊報》11月7日報導,英國科學家稱,用玉米油或葵花籽油等植物油做菜,可能導致包括癌症在內的多種疾病。科學家推薦使用橄欖油、椰子油、黃油甚至豬油替代普通植物油。

油鍋冒煙時,油溫往往已經達到200℃以上,此時才把菜下鍋的話,不僅會產生致癌物質增加患癌風險,同時也會把蔬菜中的營養素破壞了。此外,油在這種溫度下,不僅其中所含的脂溶性維生素受到破壞,而且其中人體必需的脂肪酸也受到氧化破壞,降低了油的營養價值。

建議:烹調時,油溫應控制在150℃~180℃左右。正確的做法是,在油尚未冒煙時,把食材下鍋。

很多人在最地三鮮、幹煸豆角等菜肴時,喜歡將食材先在油裡過一下,撈出來再炒,因為這樣處理後的菜色澤明亮、氣味香濃。但是這種烹調方式會導致攝入的油脂超標,破壞了蔬菜本身的營養物質,還可能產生致癌物。

建議:少吃過油的菜、煎炸的菜,烹調蔬菜時多採用白灼、清炒、涼拌等方式。

很多人不捨得扔油炸過的油,還會用來高溫炒菜或油炸,其實這種做法非常不可取,隔夜的炒菜油中其實是含有很多細菌和有害物質的,這會讓我們大大提升患癌的風險。大多數懶人的通用生活習慣之一。剛炒過雞蛋,鍋裡還有一些底油,沒事,接著再放點油接著炒其他的菜,這樣 既省錢也省油,一舉兩得。剛炒過青菜,沒啥油,鍋也是乾淨的,那就繼續用唄,但是看似乾淨的鍋表面會附著油脂和食物殘渣,當再次高溫加熱時,可能產生苯並芘等致癌物。而且在不刷鍋再接著炒菜的時候,你會發現原本在鍋裡殘餘的菜很容易燒焦,這也存在一定的致癌隱患。 因此,建議大家不要舍掉刷鍋這一步驟,為了健康和菜的好賣相,還是洗刷刷起來吧!

在炒菜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有害物質,特別是高溫油煙,而油煙機在排除廢氣方面起了非常大的作用。事實上,油煙機排除廢 氣也是需要時間的,當炒菜結束後仍有未排乾淨的廢氣殘留在廚房。炒完菜後,不妨讓油煙機繼續運轉3-5分鐘,確保有害氣體完全排出。另外,在炒菜時儘量關上廚房門,將窗戶打開通風,這樣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減少有害物質在廚房內的殘留。